
人工智慧 (AI) 已顯著滲透到供應鏈的各個環節,尤其是在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 (DRAM) 領域。最近的分析表明,DRAM 需求急劇上升,這主要得益於人工智慧領域的蓬勃發展。
預計 DRAM 產量無法滿足 AI 領域不斷增長的需求
DRAM 需求的激增源自於人工智慧 (AI) 發展的需求。每個 AI 叢集的運作都需要每塊晶片配備高頻寬記憶體 (HBM),這導致 DRAM 需求顯著飆升。目前,AI 領域的主要參與者正專注於為其內部基礎設施創建客製化的專用積體電路 (ASIC),這在推高 DRAM 需求預測方面發揮關鍵作用。此外,NVIDIA 對其 AI 相關產品的需求飆升,使得 DRAM 幾乎與晶片節點本身一樣重要。《北韓商業》最近的一份報告以及瑞銀(透過 Jukan)的分析表明,DRAM 需求在不久的將來將呈指數級增長。
非常有趣。瑞銀預計 OpenAI 的 ASIC 將採用 12 位元 HBM3E,並且預計三星將擴大其市場份額。 pic.twitter.com/ h7LKPBJ8T4
– Jukan (@Jukanlosreve) 2025 年 10 月 2 日
深入研究瑞銀的分析,OpenAI 即將推出的 ASIC 將採用先進的 12-Hi HBM3E 技術。這項創新技術預計在 2026 年至 2029 年期間實現驚人的 50 萬至 60 萬次 DRAM WPM(每分鐘寫入次數),佔 DRAM 整體產量的很大一部分。這項 ASIC 競爭對手凸顯了 DRAM 製造商的巨大潛力,尤其是在迫切需要提高產能的情況下。儘管預測顯示 DRAM 產業到 2026 年的 WPM 可能達到 195.5 萬次,但仍可能無法滿足整體需求。
根據 TrendForce 的數據,全球 DRAM 供應商的庫存水準已驟降至僅 3.3 週,創七年來的最低水準。通常情況下,這一庫存水準徘徊在 10 週左右,凸顯了令人擔憂的供應緊張。需要注意的是,DRAM 的需求並非僅與客製化 AI 晶片相關;它在資料中心和其他應用中也發揮關鍵作用,我們將對此進行進一步探討。

OpenAI 的 Stargate 計畫預計將佔據全球 DRAM 供應的相當一部分,據報導其使用量約為 90 萬 WPM,約佔目前總供應量的 40%。如此高的需求水準是歷史上前所未有的,而且由於 DRAM 製造主要集中在韓國,這些公司能否滿足這一激增的需求將是一個值得關注的關鍵領域。
DRAM 產業的未來格局即將發生重大變化,尤其是隨著 HBM4 技術的出現,該技術有望進一步擴大產能。各大科技公司對 HBM 的需求持續成長,因此有必要策略性地增加 DRAM 供應,以滿足市場需求。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