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最新推出的 iPhone Air 引發的討論遠不止於其時尚的設計。雖然最初並沒有人要求一款超薄的智慧型手機,但蘋果試圖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做法無疑適得其反。
最近的報告,尤其是著名分析師郭明池的報告,顯示由於需求低迷,蘋果正在將 iPhone Air 零件的產量削減高達 80%。這似乎是因為這款裝置的電池容量是新推出的 iPhone 17 系列中最低的。
令人費解的是,蘋果的工程師竟然忽略了一個可能緩解電池效能問題的潛在解決方案。該公司本來可以儘早採用創新的矽碳電池技術。然而,蘋果似乎選擇了循規蹈矩,而不是追求進步。
矽碳電池可望提升性能

傳統鋰離子電池採用氧化鋰正極搭配石墨負極,這是一種可靠但日益過時的技術。當電池放電時,鋰離子會從負極轉移到正極,並穿過電解質——在鋰聚合物電池中通常是聚合物。這種移動使電子能夠流經外部電路,為沿途的設備供電。
矽碳 (Si-C) 電池帶來了顯著的變化,它用矽基陽極(通常是奈米結構的矽碳混合物)取代了傳統的石墨。這種轉變顯著提升了電池容量;矽可以容納的鋰離子數量是石墨的十倍。
然而,這種革命性的能力也伴隨著挑戰。歷史上,矽陽極的膨脹會帶來一些問題,導致電池結構變形。研究人員透過將抗斷裂的碳奈米結構整合到矽中,從而提高了電池的耐用性,緩解了這個問題。
領導品牌擁抱矽碳技術
包括小米、榮耀、Tecno在內的多家中國智慧型手機製造商在其最新機型中大膽採用了矽碳電池,從而打造出目前最薄的一些設備:
- HONOR Magic V3折疊時厚度僅 9.2 毫米,打開時厚度可達 4.35 毫米。
- HONOR Magic V5 進一步突破界限,折疊時厚度僅 8.8 毫米,展開時厚度僅 4.1 毫米。
- OPPO Find N5展開後厚度僅4.21 毫米。
- Tecno Pova Slim 5G 保持了僅5.95 毫米的纖薄外形。
相較之下,蘋果的 iPhone Air 厚度僅為 5.6 毫米,但電池容量僅為 3, 149 毫安培時,遠低於 Tecno Pova Slim 5G 的 5, 160 毫安培時矽碳電池。這項對比凸顯了一個令人擔憂的差異:蘋果的裝置僅薄了 6%,但電池容量卻低了近 39%。
假設蘋果為 iPhone Air 選擇了容量約 5000mAh 的矽碳電池。這將使這款設備與 iPhone 17 Pro Max 令人印象深刻的 5088mAh 容量相媲美。這樣的決定或許能夠推動 iPhone Air 走向成功。
然而,蘋果可能因為矽碳電池技術的固有限製而猶豫不決。即使這些電池的抗斷裂性能有所提升,但在充滿電的情況下,它們仍然會膨脹20%。這種週期性應力會導致電池快速退化,在短短 2 到 3 年內大幅縮短其使用壽命。
最終,蘋果面臨一個重大抉擇:是開發一款輕薄實用、電池效能可能快速下降的 iPhone,還是推出一款性能較弱、注重美觀而非功能的機型。現在,抉擇已然明朗。 iPhone Air 銷售量的波動,再次印證了其在策略性產品開發上的這個錯誤判斷。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