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特尼克宣稱“我們不會與中國分享我們最好的晶片”,並承認中國對芬太尼前體的立場保持不變

盧特尼克宣稱“我們不會與中國分享我們最好的晶片”,並承認中國對芬太尼前體的立場保持不變

本文不構成投資建議。作者不持有文中討論的股票。

中美貿易關係近期發展

繼週二在倫敦敲定的框架協議後,新的細節浮出水面,表明美國在矽晶片限制方面做出了妥協。作為交換,中國可能會在談判中提供加工後的稀土金屬和磁鐵。這標誌著兩國貿易格局的重大轉變。

中國出口限制的影響

今年早些時候,有跡象表明,中國對加工稀土金屬出口的限制正在造成重大動盪,尤其影響美國汽車產業。報導稱,由於供應鏈中斷,一些汽車製造商瀕臨縮減規模甚至停產。

了解稀土金屬

稀土金屬是各行各業的關鍵部件,尤其是在生產電動機磁鐵方面。中國已在全球稀土加工供應鏈中建立了近乎壟斷的地位。儘管美國擁有豐富的原材料儲備,但稀土加工需要在物流、能源資源和一體化供應鏈方面進行大量投資,因此發展稀土加工是一項長期任務。

近期談判背景

在倫敦會晤之前,美國已對華為晶片在中國境外的使用實施了嚴格的禁令,並對從事晶片設計的美國公司實施了各種限制。此外,美國還威脅要吊銷與中國共產黨有關的中國學生的簽證,並暫停向中國國有飛機製造商中國商飛(COMAC)供應關鍵技術的出口許可證。同時,據報道,中國正在推遲批准加工稀土出口許可證,這促使雙方有必要進行對話。

關稅調整及其經濟影響

根據川普總統和盧特尼克部長最近的演講,美國將對所有從中國進口的商品維持55%的關稅,而中國同意將對美國商品的關稅降至10%。這項安排源自於倫敦的討論。

5月10日至11日在日內瓦舉行的中美會晤後,雙方初步同意在90天內大幅降低彼此商品的關稅。中國最初已將對美國進口商品的關稅從125%降至10%,而美國則將對中國進口商品的關稅從145%降至30%。然而,從中國進口的800美元以下商品仍需繳納高達54%的關稅。

官員的進一步見解

盧特尼克在CNBC上重申,美國堅定不向中國提供其最先進的技術。鑑於正在進行的討論,美國國家經濟委員會(NEC)主任凱文·哈塞特表示,政府可能會考慮在更大規模的貿易協議框架內放寬部分晶片出口管制。不過,他明確指出,針對英偉達專為中國市場設計的GPU(稱為H20)的限制將保持不變。

分類與結論

最近的談判表明,中國願意放鬆對稀土加工出口的控制,以換取增加美國對中國公民的學生簽證數量。

盧特尼克認為,隨著上述美國反制措施的解除,預計將有大量中國稀土金屬流入美國。但需要注意的是,該框架協議仍需獲得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批准。

還必須強調的是,中國沒有表現出任何就芬太尼前體問題進行談判​​的意願,官員們宣布此事「不在討論範圍內」。這是一個重要的方面,因為中國供應了製造芬太尼的許多成分,芬太尼是一種合成鴉片類藥物,其效力約為海洛因的 50 倍。

來源和圖片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