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 Spotify 的無損音訊不適合一般聽眾:關鍵問題

為什麼 Spotify 的無損音訊不適合一般聽眾:關鍵問題

Spotify 為其高級訂閱用戶推出了無損音頻,並取得了重大進展。這項改進無需額外付費即可提供 CD 級音質,表面上看起來很誘人。然而,現實可能並非如此簡單。雖然發燒友可能會歡迎這項改進,但普通聽眾卻覺得它有點事後諸葛亮,這凸顯了 Spotify 需要解決的一個關鍵問題。

比承諾晚了四年

2021年,Spotify宣布計畫推出HiFi層級,提供CD級音質,但這項功能至今仍未實現。在此期間,只有傳聞稱其可能會升級到“Music Pro”,粉絲和訂閱用戶對此一無所知。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Apple Music 和 Amazon Music 等競爭對手推出了自己的免費無損串流媒體選項,將自己定位為音訊品質競賽的領導者。

Apple 無損音訊與空間聲音

當Spotify在2025年宣布推出服務時,最初的興奮感已經消退。這項原本可以成為鞏固其領導地位的革命性功能,卻被視為一種反動舉措。

正如我們在對 Spotify 和 Apple Music 的比較分析中所強調的那樣,Spotify 傾向於被動應對而不是創新,這對其作為行業領先平台的形象構成了挑戰。

無損音訊的承諾

Spotify 的無損音訊支援 24 位元/44.1 kHz FLAC 串流播放,帶來更豐富的音質和更細膩的細節,超越常見的壓縮格式。這意味著聽眾可以享受更清晰的高音、更渾厚的低音,以及沉浸式的深度體驗,這正是音響愛好者所追求的。

若要啟用此功能,請前往「設定」->「隱私和品質」->「媒體品質」。啟動後,「正在播放」面板中將出現一個獨特的無損標記。

啟用Spotify無損音頻

雖然這項技術規格似乎與競爭對手的水平一致,但實際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聆聽設備的品質。音響發燒友會發現高品質有線耳機、數位類比轉換器 (DAC),甚至將 CD 轉換為 FLAC 格式的優勢尤其顯著。

為什麼普通聽眾可能會忽略它

儘管無損音訊在理論上極具吸引力,但許多普通聽眾並不重視這項功能。大多數人透過藍牙耳機、汽車音響或智慧音箱播放音樂,而這些設備通常都會壓縮音質。

因此,Spotify 的無損選項聽起來通常與已經令人印象深刻的「非常高」設定完全相同。除非聽眾主動追求卓越的音訊效能,否則這種差異可能不會被察覺。

此外,即使是那些投資了高品質設備的人,通常也不會花時間去仔細考慮音訊的保真度;他們更關心的是氛圍、便利性和易用性。雖然市面上有專門針對發燒友的播放器,但普通的 Spotify 用戶通常更喜歡直接按下播放鍵。

無損音訊數據消耗更大

此外,無損音訊檔案需要更多資料和儲存空間,這可能會對資料套餐造成壓力。用戶需要在每台裝置上手動啟用無損音頻,這也非常繁瑣,與 Spotify 一貫倡導的無縫使用體驗相去甚遠。

Spotify 的後發優勢與市場壓力

這項最新功能似乎與其說是要帶來突破性的東西,不如說是想迎頭趕上。 Apple Music 早已建立了自己的無損音樂庫,免費提供高達 24 位元/192 kHz 的高解析度音頻,而 Amazon Music 正在迅速追趕。

Spotify 蘋果音樂 亞馬遜音樂

Spotify 對 CD 品質串流媒體的限制是值得尊敬的,但並不是業界領先的,特別是 Tidal 迎合了發燒友社群。

無損音訊的延遲發布似乎源於授權許可的複雜性,以及平台不願提高成本。 Spotify 透過將無損音訊整合到現有的 Premium 套餐中,巧妙地避開了潛在價格上漲帶來的反彈,即使該功能姍姍來遲。

這項策略看似被動,是對競爭壓力的回應,而非進軍新領域的大膽舉措。它更像是為留住可能轉向競爭對手服務的付費用戶而做出的最後一搏。

普通用戶的串流媒體前景

雖然發燒友現在可能會發現新功能的價值,但普通聽眾將來可能會更加欣賞它,特別是當 DAC 變得更加實惠並且有更先進的藍牙編解碼器可用時。

將智慧型手機轉變為高解析度音訊播放器變得越來越簡單,相容設備的成本也在降低。

在我看來,關鍵的轉型取決於Spotify是否願意向用戶普及音質的重要性——或許可以透過應用程式內演示或硬體推薦來實現。如果做不到這一點,無損音訊很可能仍只是一個小功能,而不是一個具有廣泛吸引力的功能。

雖然 Spotify 無損音訊的到來標誌著一項期待已久的升級,但它似乎錯失了吸引大多數用戶的機會。發燒友受益,一般聽眾無動於衷,Spotify 繼續落後於競爭對手。

歸根究底,挑戰不僅在於技術層面,更在於培養一種將高保真視為必需品的文化。為了有效地吸引普通用戶,Spotify 需要賦予高保真音訊與播放清單和個人化推薦同等的吸引力。如果沒有這種文化上的轉變,無損音訊可能仍然會被大多數人忽略。

來源和圖片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