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indows 長期以來一直是主流作業系統,能夠滿足各種使用者需求。然而,對於那些勇於探索替代方案的人來說,Linux 是一個極具吸引力的選擇。作為一個從 Windows 過渡到 Linux 的人,我可以自信地說,我的決定是最終的。
1 Windows 存在持續性錯誤
Windows 最大的缺點在於它頻繁且難以預測的 bug。我親身經歷過一次臭名昭著的“死機綠屏”,每次我嘗試通過藍牙將 Xbox 控制器連接到電腦時都會出現這個問題——這個問題在最新的穩定更新中毫無預警地出現了。

我並非唯一遇到這種問題的人。網路社群充斥著各種討論,抱怨這些不期而至的問題。雖然微軟最終會解決這些問題,但他們的回應時間往往很漫長,因為該公司優先考慮新功能和視覺增強,而不是修復現有問題。
雖然美觀度的提升固然有益,但不應以犧牲用戶滿意度為代價。歸根究底,如果基本功能受損,再美觀的作業系統也毫無意義。儘管 Windows 於 2021 年問世,但到了 2025 年,它仍然顯得不完整。微軟循序漸進的改進策略根本不適合像我這樣的用戶,他們無法承受因忽視功能問題而導致的持續技術困境。
2 Windows 更新:一把雙面刃
Windows 的更新系統難以預測。更新可能會帶來令人興奮的新功能,但也很容易破壞基本功能。通常情況下,在微軟提供的 10 天回溯期內,使用者並不會察覺到任何重大變化。
此外,更新最終會被強制執行,導致災難性的後果,例如影響數百萬台 PC 的 Windows 11 24H2 更新。當微軟逐步淘汰這款被許多人認為最可靠的作業系統時,Windows 10 用戶也陷入了困境。

此外,更新時間的控制有限,Windows 偶爾會在更新後強制自動重啟,在重要的工作時間造成不必要的干擾。雖然有一些設定可以緩解這個問題,但我仍然發現自己大約每兩週就會被意外更新所困擾——這真是令人討厭的麻煩,尤其是在 Windows 應該尊重用戶自訂更新計畫的情況下。
相較之下,Linux 提供了更分段的更新架構,允許選擇性地更新單一軟體包或整個作業系統,並專注於穩定性,通常可以避免強制重新啟動。
3 Windows 中無所不在的 AI:過度殺傷
微軟雄心勃勃的人工智慧計畫或許有其優點,但也常讓人覺得有些過度。現在,即使是像記事本這樣的基礎應用程式也包含人工智慧功能。可惜的是,許多功能都鎖定在 Microsoft 365 訂閱之後,一般使用者無法使用。

AI 融入作業系統會導致系統臃腫,迫使用戶瀏覽他們可能永遠不會使用的功能,同時也要應對跨應用程式強制登入微軟帳戶所帶來的隱私問題。這引發了嚴重的擔憂,尤其是像 Recall 這樣的 AI 功能,它會捕獲螢幕截圖和用戶資料——這些行為與注重隱私的用戶的期望格格不入。
Windows 的4 個 過高的硬體需求
如果您使用的不是現代硬件,Windows 11 的體驗可能會令人不滿意。該作業系統對資源的需求很高,限制了遊戲或執行高負載程式的系統效能。這種情況常常會誤導用戶,讓他們誤以為自己的電腦效能不佳,促使用戶進行不必要的升級。
Windows 11 對 TPM 2.0 的要求雖然對安全性至關重要,但卻可能淘汰大量原本效能強大的 PC。這項限制不必要地限制了那些希望繼續使用現有設備的用戶。

即使你設法在舊硬體上安裝 Windows 11,運行程式時也可能會遇到明顯的效能延遲。從 Windows 10 升級到 11 對我來說,速度明顯變慢,尤其是在使用 Premiere Pro 和 Photoshop 等資源密集型應用程式時。
為了緩解這些問題,使用者可以探索一些精簡工具,以獲得更精簡的 Windows 體驗。然而,這需要下載並進行外部調整,對於那些不了解 Windows 11 要求和限制、技術水平較低的用戶來說,這可能會讓他們不知所措。
5 個 持續存在的安全和隱私問題
儘管 Windows 11 聲稱增強了隱私保護,但該作業系統仍需要用戶瀏覽複雜的安全設定。雖然 Windows 安全功能已改進,可減少對第三方防毒解決方案的需求,但預設的隱私設定通常會使使用者體驗變得複雜。
雖然使用者允許 Windows 收集資料可能會享受到一定的便利,但需要注意的是,這意味著個人使用情況統計資料會定期發送回微軟,有時甚至會發送給第三方。使用者應考慮在安裝後立即調整隱私設置,以便更好地控制。
人工智慧功能的快速整合加劇了這些隱私挑戰。核心營運組件正在獲取用於追蹤用戶行為的人工智慧功能,從而擴大了微軟收集的數據量。儘管用戶可以語音設定偏好,但他們無意中為微軟營運的日益壯大的數據生態系統做出了貢獻。

最終,用戶常常會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向微軟洩露大量個人資料——涵蓋從位置資訊到已安裝應用程式和使用模式的方方面面。對於使用 Edge 瀏覽器的用戶來說,他們的活動也會受到監控。
相反,Linux 因其對用戶隱私的承諾而脫穎而出,它只在用戶選擇特定功能時進行跟踪,而不是強加損害隱私的預設。
儘管從 Windows 切換到 Linux 可能會帶來挑戰,特別是對於不熟悉更改作業系統或使用虛擬機器的使用者來說,但其好處絕對大於最初的障礙。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