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收入差距的嚴峻現實:看看 iPhone 17 Pro
所得不平等仍然是資本主義的顯著特徵,但全球範圍內的差距之大令人擔憂。蘋果最新智慧型手機 iPhone 17 Pro 的定價和可負擔性就是這現象的有力例證。
購買新款 iPhone 17 Pro(256 GB)所需的工作日:🇱🇸 盧森堡:3🇨🇭 瑞士:3🇺🇸 美國:4🇧🇪 比利時:4🇩🇰 丹麥:4澳洲:5🇦🇹 奧地利:5🇫🇮 芬蘭:5🇮🇪 愛爾蘭:5🇩🇪 德國:5🇨🇦 加拿大:5🇫🇷 法國:6🇸🇪…
— 統計世界 (@stats_feed) 2025 年 9 月 13 日
《世界統計》最近發布了一份名為「iPhone 可負擔性指數」的深度報告,該報告以新推出的 iPhone 17 Pro(256 GB,售價 1, 099 美元)作為參考點。該指數根據各國平均時薪計算出購買 iPhone 所需的 8 小時工作天數。
這些數據揭示了人們在購買能力方面的鮮明對比。例如,在盧森堡和瑞士,購買 iPhone 17 Pro 僅需三個 8 小時工作日,相當於 24 小時的勞動時間。而在美國,這項任務需要投入的時間略多,為四個工作天,即 32 小時。
從整體來看,大多數 G20 國家的 iPhone 可負擔指數都低於 50 個工作日,相當於約 400 個工時。然而,印度卻是個顯著的例外,購買一部 iPhone 17 Pro 需要 160 個工作天,相當於 1, 280 個工時。
這種負擔能力的差距與印度較低的月薪中位數相符,據報道,印度月薪中位數約為27, 300印度盧比(310美元)。以四個標準40小時工作週計算,平均時薪僅171印度盧比,約2美元。
意識到這些挑戰後,蘋果調整了在印度市場的產品線,推出了更實惠的機型,例如 iPhone 16e。截至 2025 年第二季度,蘋果在印度智慧型手機市場排名第六,該季度智慧型手機累計出貨量達到3, 900 萬台,較去年同期成長 7%。
iPhone 可負擔性指數的分析清楚地展現了不同地區之間日益擴大的收入差距。它提醒我們,儘管科技在進步,但經濟差距仍然是亟待關注和採取行動的關鍵問題。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