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不應忽視的主機板基本功能:從我的遺憾中學到的教訓

您不應忽視的主機板基本功能:從我的遺憾中學到的教訓

2016 年,當我換用英特爾酷睿 i5 6600K 處理器時,我的主要考慮因素是選擇一款兼容該處理器超頻能力的主機板晶片組。當時,我並不關心 HDMI 連接埠的版本或是否有 M.2 SSD 插槽。我主要關注的是擁有充足的 PCIe 插槽(三個)、DIMM 插槽(四個)和 SATA 連接埠(六個),以滿足我的超頻需求,我相信這些功能能夠提升效能,而無需額外花費。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遊戲主機板上開始湧現新的功能,吸引用戶的注意力超越了電壓調節模組 (VRM) 和 PCIe 插槽等核心組件。快轉到 2025 年;儘管從那時起我的主機板已經升級過多次,但我仍然會後悔當初為了省錢而做出的某些決定。許多我之前忽略的小而重要的功能,本來可以大大提升我的使用者體驗和便利性。

如果你正在考慮買主機板,請聽我的建議:避免我犯的錯誤。下面,我概述了四個不容小覷的主機板基本功能。

內建 WiFi:必備功能

內建 WiFi,可立即連接到互聯網

雖然大多數主機板通常至少包含一個 PCIe x1 插槽來容納 WiFi 卡,但這種方法只是觸及了皮毛。安裝 USB WiFi 轉接器雖然可行,但與當代主機板強大的整合式 WiFi 解決方案相比,它顯得微不足道。幸運的是,如今許多主機板都配備了內建 WiFi,無需任何附加卡片。

無線連接對於新電腦至關重要,因為有線連接並不總是可行的。整合 WiFi 讓您可以立即存取重要的作業系統更新和應用程序,從而節省您的時間,避免等待外部適配器到貨的麻煩。許多現代主機板都支援 WiFi 6/6E,有些甚至已經升級到 WiFi 7。雖然後者可能不會帶來明顯的改進,但選擇內建 WiFi 的主機板可以確保流暢的設定體驗。

調試 LED:故障排除的救星

調試 LED:對於診斷啟動問題非常有用

調試 LED 的價值通常只有在系統無法啟動時才會顯現。除非您能夠有效地進行故障排除,否則問題的根源仍然難以捉摸。我曾依靠調試 LED 進行過各種故障排除任務,因此我可以證明,它們讓問題診斷變得非常容易,尤其是在啟動失敗時。回想過去的經歷,我至今仍清楚記得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導致我的電腦無法啟動時的那種沮喪。

調試 LED 指示燈通常位於主機板 PCB 的右上角附近,用於指示與 CPU、VGA、DRAM 或 BOOT 功能相關的特定問題。如果您的系統無法啟動,其中一個 LED 指示燈會亮起,幫助您快速找到問題組件。

充足的USB連接埠的重要性

MSI 主機板後面板展示各種連接埠
尋找至少有六個 USB 連接埠的主機板

儘管許多主機板製造商強調時尚的設計和酷炫的端口,但真正的重點應該是USB端口的數量——至少要有10個。到2025年,大多數用戶連接的不僅僅是鍵盤和滑鼠。連接的設備通常包括有線耳機、遊戲控制器、網路攝影機、RGB週邊以及用於充電的行動裝置。此外,從USB儲存設備傳輸檔案需要備用端口,以避免拔掉其他設備。

當我為我的銳龍電腦升級到B450 Tomahawk Max主機板時,我注意到USB介面數量嚴重不足,只有四到五個。這很成問題,尤其是在連接高頻寬設備時,因為可用介面數量有限會導致瓶頸問題。我之前使用技嘉AORUS X370 Gaming 5主機板的經驗再次提醒了我,我之前對USB介面可用性的判斷是錯誤的。

板載電源/重置按鈕的便利性

Ryzen AM5 主機板及其關鍵組件的特寫
板載按鈕可輕鬆完成 PC 組裝和故障排除

在調整系統設定的過程中,頻繁重啟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在對 CPU 或 RAM 進行超頻時,新的配置可能會導致啟動失敗。在這種情況下,打開機殼進行硬重置可能會很麻煩。

幸運的是,許多現代主機板在 PCB 上直接配備了專用的電源和重置按鈕。這些按鈕可以更輕鬆地重置系統,而無需使用外部機殼按鈕或笨拙地短路引腳。對於發燒友和高級用戶來說,這些功能極大地簡化了測試和故障排除,從而以最少的麻煩獲得更流暢的體驗。

雖然不可否認,穩定的 VRM、足夠的記憶體支援和先進的連接選項等基本功能至關重要,但不要忽視附加功能的實用性,從長遠來看,這些功能可以為您節省寶貴的時間和避免挫折。

來源和圖片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