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鮑伯:微軟最尷尬的發明

微軟鮑伯:微軟最尷尬的發明

多年來,微軟經歷了不少失敗,從臭名昭著的Windows 8和Windows Phone,到鮮為人知的Microsoft Band和Groove Music等產品,不一而足。然而,其早期的失誤──Microsoft Bob──卻常常被忽視,幾乎被遺忘。 Bob於1995年推出,旨在簡化初學者的電腦操作,但很快就遭遇了失敗,不到一年就從市場上消失了。

微軟鮑伯登場!

Windows XP 上的 Microsoft Bob 啟動畫面
截圖來自 Ben Stegner;無需註明出處

微軟 Bob 的設計初衷是幫助新手用戶更直覺地使用電腦。在圖形介面興起的年代,Bob 試圖透過採用家庭主題的佈局來消除通常與基本電腦功能相關的陡峭學習曲線。它沒有使用傳統的圖示和選單,而是將任務呈現在家庭場景中;例如,點擊日曆圖示即可開啟日曆應用程式。

Microsoft Bob 最初是為 Windows 3.1 推出的,但不到一年就停產了,主要原因是銷量令人失望,以及來自用戶和專家的嚴厲批評。

我與微軟鮑伯的互動經歷

出於對負面評價的好奇,我決定在與 Windows XP 相容的虛擬機器中安裝 Microsoft Bob,準備親自探索它的功能。

安裝過程非常簡單,復古的安裝程式引導我完成各個步驟,這讓我覺得很有趣——這與如今簡潔高效的安裝體驗截然不同。啟動 Bob 後,狗狗助手 Rover 熱情地迎接了我,它幫助我創建了帳戶,並講解了一些現代用戶習以為常的基本電腦概念,例如密碼隱私的原則。

在 Microsoft Bob 中建立帳戶
截圖來自 Ben Stegner;無需註明出處

帳戶設定完成後,Rover引導我完成了程式的「導覽」——一系列充滿資訊的對話框。然而,Bob的兩個主要缺陷也因此暴露出來:乏味的視覺效果和數量過多的教學彈跳窗。

過去的評論家曾嘲諷這些畫面設計得像兒童作品,我對此表示贊同。雖然在當時看來畫面略顯原始,但它們似乎更適合兒童學習工具,而非成人辦公室應用。尤其是「信件撰寫器」的啟動畫面,更是差強人意。

微軟鮑伯信件撰寫人
截圖來自 Ben Stegner;無需註明出處

此外,大量的說明性對話框也令人沮喪。在探索新程式時,我經常被大量的文字轟炸,需要點擊才能繼續。這打斷了我的探索過程,因為我往往必須看完教學才能使用其他功能。

在初始設置過程中,用戶會被提示在房屋內創建一個「私人房間」——這個空間存放著只有他們自己才能訪問的數據,而其他所有功能則保持公開。基本佈局包含幾個標準房間,但使用者可以選擇自訂區域,包括家具和房間設計。

微軟鮑伯主廳
截圖來自 Ben Stegner;無需註明出處

然而,這種客製化很大程度上是為了追求形式而非實質,因為Bob的功能依賴於一些基本工具,包括:

  1. Letter Writer(一款基本的文字處理軟體)
  2. 支票簿(財務追蹤)
  3. 家庭管家(維護清單、紀錄)
  4. 財務指南(人生重要里程碑的建議)
  5. GeoSafari(一款教育遊戲)
  6. 行事曆(提醒事項和待辦事項清單)
  7. 電子郵件(早期電子郵件用戶端)
  8. 地址簿
  9. 時鐘(定時器和鬧鐘)

這些基礎應用程式專為電腦新手設計,充分展現了它們在適當使用場景下的實用性。例如,「信件撰寫器」預先安裝了航空公司和政府官員的地址,方便新手用戶在沒有網路連線的情況下撰寫信件。此外,鮑伯的電子郵件用戶端也讓用戶訂閱MCI Mail服務(這在當時是一項創新),用戶只需支付月費即可收發有限數量的電子郵件。

微軟 Bob 的家庭管理程序
截圖來自 Ben Stegner;無需註明出處

此外,Bob 的各個工具可以相互協作,例如在撰寫信件或在日曆上設定生日提醒時,可以直接從通訊錄存取聯絡人,從而提升使用者體驗。然而,高級用戶可能會疑惑,既然他們已經知道如何整合外部程序,為什麼還要考慮使用 Bob 呢?

Bob的功能和缺陷

雖然我並不認為微軟Bob像大多數評論家所說的那樣存在根本性的缺陷,但一些重要的問題仍然存在。以1995年一個電腦新手用戶的角度來看,我能體會它所提供的工具的實用性。

然而,Bob 的整體設計顯得格外幼稚,更印證了它的目標使用者是兒童而非成人。自訂選項以及旨在輔助學習的互動元素都顯得差強人意。大多數成年人恐怕不會對重新佈置數位裝飾或與卡通助手互動感到興致盎然。此外,這些助手提供的指導往往帶有居高臨下的意味,即使你想退出教程,也會收到提示,強迫你繼續操作。

Microsoft Bob 的點擊功能無回應
截圖來自 Ben Stegner;無需註明出處

有些可點擊物件沒有任何實際用途,只是為了填充空間而放置在那裡,導致用戶感到沮喪。

Microsoft Bob 中的非功能對象
截圖來自 Ben Stegner;無需註明出處

微軟鮑伯的遺產

最終,微軟Bob失敗的原因顯而易見──它實在太笨拙了。儘管其工具本身並無問題,但如此糟糕的介面設計卻疏遠了目標使用者。此外,高昂的價格、系統需求和文件相容性問題等挑戰也加劇了它的失敗。

Bob作業系統於1995年3月發布,比Windows 95早幾個月,但很快就被後者的光芒所掩蓋。 Windows 95在使用者友善性方面取得了巨大的進步,使得Bob顯得多餘。

鮑伯設計的影響

儘管如此,微軟Bob的設計元素仍然滲透到後續的微軟產品。 Rover在Windows XP中的出現,體現了微軟對使用者友善介面的重視。此外,這種互動式助理的概念也影響了微軟未來的工具,包括Clippy以及Cortana和Copilot等更新的版本。

有趣的是,鮑伯也與備受爭議的 Comic Sans 字體的誕生有著間接連結。微軟的一位設計師覺得 Times New Roman 字體對於一隻卡通狗來說顯得過於嚴肅,於是採用了一種輕鬆詼諧的設計理念,最終促成了 Comic Sans 字體的誕生——儘管它從未出現在鮑勃的形象設計中,但卻出現在了後來的 Windows 版本中。

儘管微軟 Bob 最終未能找到自己的定位,但回顧它的雄心壯志,我們仍能從中窺見軟體設計的早期願景。它留下的遺產雖有瑕疵,卻是微軟輝煌歷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圖片來源及圖片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