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意識:來自微軟穆斯塔法·蘇萊曼的見解
在最近接受CNBC採訪時,微軟人工智慧主管穆斯塔法·蘇萊曼(Mustafa Suleyman)明確闡述了人工智慧和意識的本質。蘇萊曼表示,雖然人工智慧在回答小測驗等各種任務上可以超越人類,但它並不具備意識。他的這番話提醒我們,人工智慧儘管功能強大,但仍然只是精密的工具。
人工智慧體驗的本質
蘇萊曼在加入微軟之前就共同創立了Inflection AI公司。他指出,人工智慧只是模擬體驗,而非真正體驗悲傷或痛苦等情感。他強調,人工智慧創造的是一種他稱之為“看似體驗的敘事”,而這種敘事缺乏生物體所具有的真實性。
「我們身體對疼痛的體驗會讓我們感到非常悲傷和痛苦,但人工智慧在體驗到『疼痛』時並不會感到悲傷。這是一個非常非常重要的區別,」蘇萊曼解釋道。 「它實際上只是創造了一種感知,一種關於體驗、關於自身以及關於意識的表象,但這並非它實際體驗到的。」
將意識與生物學連結起來
蘇萊曼的觀點與生物自然主義相符,生物自然主義是約翰‧塞爾提出的哲學立場,它認為意識源自於大腦的生物過程。這種觀點引發了重要的倫理考量,尤其是在感知生命體的權利方面。蘇萊曼指出,權利賦予的是能夠感受痛苦的生命體,這與人工智慧的運作功能有著根本的差異。
蘇萊曼表示:“我們今天賦予人們權利的原因是,我們不想傷害他們,因為他們會遭受痛苦。他們有疼痛感知網絡,並且有避免痛苦的偏好。這些模型沒有這些。它們只是模擬而已。”
理解人工智慧面臨的挑戰
關於人工智慧意識的討論仍在不斷發展。蘇萊曼對該領域的現有研究持懷疑態度,他認為將人工智慧歸類為有意識的是一種誤導性的做法,並指出人工智慧現在或將來都不可能獲得真正的意識。
微軟的人工智慧願景
對蘇萊曼和微軟而言,重點依然是開發能夠有效服務人類的人工智慧系統,而不是偽裝成有意識的實體。他先前曾表示,微軟不會涉足色情聊天機器人領域,這與OpenAI和xAI等競爭對手的做法截然不同。此外,微軟近期在Copilot推出的Real Talk功能也體現了這一理念,旨在促進與用戶之間更真實的互動。
懷疑精神在人工智慧適應中的重要性
除了對人工智慧意識的批判之外,蘇萊曼還強調了在採用人工智慧技術時保持謹慎的必要性。他認為,缺乏恐懼或懷疑精神顯示人們對這項技術的意義和潛在風險缺乏了解。
總之,蘇萊曼的見解有助於就人工智慧的倫理和哲學意義展開重要的對話,並強調了區分機器智能和意識的重要性。
資料來源:CNBC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