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我發現自己在 Windows 筆記型電腦上過度擺弄網路適配器,導致我對 Windows 設定應用的依賴性急劇增加。雖然我一直對這款應用程式有所保留,但在花了數小時反覆嘗試之後,我的厭惡已經演變成了真正的厭惡。
7設定應用程式運行緩慢
當科技巨頭花費數年時間重新設計一款近二十年前開發的工具時,人們總是期望它能有顯著的改進,尤其是在速度方面。無論是否添加其他功能,人們都認為效能至少會有所提升,或至少不會下降。然而,這次的情況似乎並非如此。

例如,請觀察下面的 GIF:當我點擊標籤頁時,我的操作、標籤頁的高亮以及內容載入之間有明顯的延遲。這種延遲在「帳戶」部分尤為明顯。

此外,如果你的設備處於離線狀態,效能會進一步下降。打開「帳戶」標籤感覺像是一場折磨,因為應用程式遲遲無法識別網路連接,然後還要徒勞地等待各種後台登入嘗試失敗。所有這些只是為了調整一個基本設定!這讓人想起更簡單的時代,例如我用我的Windows XP個人資料圖片做棋子。
6設定應用程式讓你遵守微軟的規則
還記得透過控制台建立新使用者帳戶的便利性嗎?現在,使用「設定」應用程式設定離線帳戶的過程就像在一堆毫無意義的介面中穿梭。首先,找到用於新增帳戶的設定頁面是一件令人沮喪的事情。
點擊「新增帳戶」後,會彈出一個「稍等片刻」的彈跳窗。等待片刻後,您需要確認是否擁有潛在新使用者的 Microsoft 帳戶。接下來會再次彈出「稍等片刻」的彈跳窗,讓您無論如何都要建立一個 Microsoft 帳戶。再次確認拒絕後,再次彈出「稍等片刻」的彈跳窗,直到您最終到達設定本機帳戶所需的欄位。
這個複雜的流程之所以存在,完全是因為微軟不願意接受使用者在不被其生態系統束縛的情況下使用 Windows 的可能性。如果你決定使用一個簡單的本地帳戶,那就準備好經歷一系列繁瑣的手續吧。
儘管我努力讓 Windows 11 更容易忍受 – 例如恢復經典的右鍵選單並使用 ReviOS 來緩解一些突兀的功能 – 但這些普遍存在的問題仍然困擾著用戶。
5設定應用程式的介面很糟糕
與控制面板相比,「設定」應用最先映入眼簾的一點就是其空間浪費之多。選項分佈過於分散,幾乎沒有哪個設定項能單獨佔據一行。側邊欄選項卡缺乏清晰度,且分組方式隨意,導致導航體驗過於複雜。
此外,點擊設定後,使用者經常會被重定向到一個全新的頁面,即使這些資訊完全可以放在同一個螢幕上。微軟似乎沒有提供精簡的介面,而是一心想展現無盡的空白。
用於新增帳戶的「其他使用者」介面,是像素浪費的誇張例子。看看下面截圖中過多的空白,真是令人沮喪。

為了方便說明,我在空白處幽默地疊放了九個用戶名和密碼字段,以凸顯佈局的滑稽。此外,彈出式登入頁面對 Windows 的暗黑模式視而不見,需要手動調整才能進行適當的自訂。

4無法同時開啟兩個設定窗口
嚴重地!
Windows 設定應用程式的限制是每次只能開啟一個窗口,這造成了很大的阻礙。如果您希望並排比較兩個不同的部分,那麼您就沒那麼幸運了。如果您在故障排除期間需要在網路和顯示設定之間切換,那麼您將不得不在一個視窗中無休止地來回點擊。
由於我經常需要檢查網路適配器,所以我會一直打開“設定”應用程式。然而,如果意外點擊了任何其他試圖打開「設定」的啟動器——無論是透過通知還是快捷操作——都會立即跳出當前頁面,迫使我重新回到令人困惑的「設定」應用程式迷宮。

這種單一實例限制對於高級用戶,或者說任何期望現代作業系統能夠支援基本多工處理的人來說,都是一種顯著的倒退。老舊的控制面板允許根據需要同時打開任意數量的窗口,而不會產生任何衝突。
3設定應用程式仍處於無限期的開發中
微軟顯然有意將「設定」應用程式打造為預設介面。幾乎所有右鍵操作都會開啟「設定」應用,而不是經典的「控制面板」。這種做法似乎表明,微軟希望用戶認為「設定」應用程式更勝一籌。如果真是這樣,那為何要如此積極地推廣呢?

這幾乎與事實不符。 Windows 11 的「設定」應用程式仍然是作業系統中最不完美的應用程式之一。例如,要為工作列新增第二個時區,需要前往「設定」 > “時間和語言” > “日期和時間”,然後點選“其他時鐘”。結果,你並沒有獲得無縫的體驗,而是發現自己被重定向到一個看起來像是 2005 年的控制面板小程式。
或者,考慮檢查系統環境變量,例如 PATH。在「設定」中搜尋「環境變數」總是會帶你回到另一個控制面板窗口,而且仍然保留著 Windows 7 的視覺風格。
值得一提的是,「設定」應用程式自 2012 年就已上線,這意味著它經歷了十多年的開發。儘管經歷了多次更新和 UI 調整,它仍然感覺不完整。現在,我們有理由質疑它是否永遠不會完整。
即使我想拋棄控制面板,完全接受微軟對全新迷人「設定」應用的願景,我也會發現它從根本上受到限制,並且缺乏日常任務所需的幾個關鍵功能。
儘管如此,堅持使用控制面板的想法是…
2設定應用程式正在破壞控制面板
如果我更喜歡控制面板,我應該可以自由使用它,而那些選擇「設定」應用程式的用戶也可以自由使用它。每個偏好設定應該共存,對嗎?
遺憾的是,微軟不允許這種情況發生。如果你嘗試透過經典的控制面板建立新的使用者帳戶,請做好被毫不客氣地重定向到「設定」應用程式的準備。這種奇怪的工作流程體現了一個令人沮喪的循環:微軟不斷從控制面板中剝離功能,迫使用戶轉向“設定”,但為了執行高級任務,他們又不得不再次重定向回控制面板。

管理預設應用程式也是如此。造訪「控制台」中的該部分會立即將您帶到「設定」中的「預設應用程式」頁面,在這裡,無論您最初的意圖是什麼,都可以非常輕鬆地將 Microsoft Edge 指定為預設瀏覽器。
從本質上講,微軟強迫我搬到一個仍然缺乏基本設施的新房子,迫使我長途跋涉回到我的舊住所只是為了方便。
1設定應用程式總結了 Windows 的所有錯誤
Windows 設定應用程式的混亂性質完美地體現了微軟在過去十年中引導 Windows 的發展軌跡:強制更新,用不完整、簡化的迭代破壞或替換功能特性;對「現代」美學的痴迷往往轉化為更多的空白和更少的實質性資訊;以及將 Windows 重新配置為以平板電腦為中心的作業系統的令人困惑的努力。
微軟似乎真的相信 90% 的平板電腦都運行 Windows,因此積極優化觸控功能,並優先考慮為非傳統 PC 設備量身定制的用戶體驗。然而,有多少純觸控平板電腦真正使用 Windows?微軟的目標客戶究竟是誰?
微軟似乎忽略了一點:Windows 的核心始終是為真正的用戶提供強大的功能和靈活性,而不僅僅是為了迎合想像中的 Surface 平板電腦市場而提供的觸控手勢和膚淺的用戶界面。隨著 Windows 的每一次發布,我們都見證著那些成就其卓越品質的原則逐漸被侵蝕,而這一切都被一種似乎不適合其目標受眾的美學理念所掩蓋。
如果你想找到一個能充分展現 Windows 長期愛好者對平台發展方向不滿的案例,那就看看「設定」應用程式吧。它運作緩慢、功能膚淺、功能不完善,而且顯然在設計時沒有考慮到日常用戶的需求。最重要的是,這個現實概括了 2025 年 Windows 的根本缺陷。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