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挑戰 NVIDIA AI 霸主地位的困難:首款自研 AI 晶片發布延遲且效能預期不佳

微軟挑戰 NVIDIA AI 霸主地位的困難:首款自研 AI 晶片發布延遲且效能預期不佳

微軟雄心勃勃的人工智慧晶片計畫似乎正遭遇重大挑戰,生產時間表現已延後至 2026 年。該晶片的初步測試還表明,其性能可能不具競爭力。

微軟「Braga」AI晶片專案面臨延期與挑戰

為了因應英偉達在人工智慧領域的主導地位,包括微軟在內的各大科技公司紛紛著手開發自己的客製化晶片。同時,Google和亞馬遜等公司也已開始自主生產人工智慧晶片。儘管微軟在資金和技術方面投入了大量資金,但在人工智慧晶片研發方面仍未取得重大突破。 The Information 最近的一篇報導顯示,由於早期效能評估不如預期,微軟的人工智慧晶片專案面臨長達六個月的延期。

該晶片代號“Braga”,目前預計將於2026年投入量產,這意味著時間被推遲了六年。除了時間上的延誤之外,初步評估顯示,Braga的性能甚至可能比不上NVIDIA於2024年推出的Blackwell架構。因此,微軟的新晶片似乎不太可能與NVIDIA的產品相媲美。高昂的研發費用和多次的設計修改導致了這項延遲。

微軟基於ARM的CPU Maia 100
微軟基於ARM的CPU Maia 100

大型科技公司轉向內部AI晶片生產的動機,可以追溯到減少對NVIDIA硬體的依賴,因為NVIDIA硬體已備受追捧。儘管Google和亞馬遜等公司在其資料中心成功運用了專有AI晶片,但NVIDIA的技術在效能方面仍保持領先地位。 NVIDIA執行長黃仁勳承認客製化晶片的競爭已經開始,但他質疑在NVIDIA已經在該領域表現優異的情況下,內部生產晶片的合理性。

自成立以來,微軟的人工智慧專案規模已大幅縮減,這反映出一個更廣泛的趨勢:圍繞人工智慧最初的熱情已經消退。隨著微軟在其晶片專案中應對這些挑戰,觀察他們如何適應並克服這些障礙將會非常有趣。

來源和圖片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