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你在 Bing.com 上搜尋 Gemini、ChatGPT 或 Claude 等 AI 工具時,微軟會彈出一個促銷橫幅,鼓勵用戶改用 Copilot。此舉是微軟持續從競爭平台分流流量的策略之一。
這種做法並不陌生;在此之前,Bing 曾勸阻用戶在其平台上搜尋瀏覽器時選擇 Google Chrome,並在類似搜尋中引導用戶離開 Google.com。

最近,微軟將這項策略擴展到人工智慧競爭對手。如果你將必應設定為預設搜尋引擎,或直接造訪 Bing.com,搜尋 ChatGPT、Gemini 或 Claude 等關鍵字,就會出現一條橫幅,上面寫著「你的 Copilot 就在這裡」。這則訊息巧妙地暗示用戶已經找到了他們需要的解決方案,不需要額外的選項。
Bing.com 上醒目的橫幅寫道:“使用 Copilot,您值得信賴的伙伴,輕鬆提出問題、生成圖像和處理任務。”

此外,橫幅廣告還包含一個「問我任何問題」搜尋欄,它會將使用者引導至 copilot.microsoft.com,而不是突出顯示 ChatGPT 等替代方案。對於那些可能不太懂科技的人來說,這種阻止他們進一步探索的做法很可能是故意為之。
雖然精通技術的用戶可能會輕鬆離開這些橫幅廣告並訪問 ChatGPT.com 或 Gemini,但普通用戶可能會在不知不覺中接受這些策略。
儘管 Copilot 在人工智慧助理領域尚屬新手,但它已被證明對許多用戶來說是一款有效的工具。這意味著那些被微軟的推廣策略所蒙蔽的用戶可能不需要再搜尋 ChatGPT 了。

根據 Windows Late 的測試,這些促銷橫幅由 Bing.com 嵌入,可在各種瀏覽器上執行,而不僅僅是 Microsoft Edge。雖然有些用戶可能會遇到橫幅廣告佔據很大一部分螢幕的情況,但後續嘗試重現此效果均未成功。
有趣的是,Copilot 廣告上方有一個小小的「微軟推廣」標籤。然而,其低調的設計可能會讓一般使用者難以察覺自己正在瀏覽廣告。這種微妙的設計與 Bing 上常見的醒目廣告形成了鮮明對比。相較之下,OpenAI 或 Google 能否以同樣的方式在 Bing 上推廣其 AI 產品?答案是否定的。
Google 針對 Gemini 的廣告策略
值得注意的是,微軟並非該領域唯一採取激進行銷策略的公司。谷歌經常在 Google.com 上透過廣告推廣其人工智慧項目,包括 Gemini。 Microsoft Edge 用戶在使用搜尋引擎時也可能會遇到彈出廣告。
此外,YouTube 也向使用 Microsoft Edge 觀看影片的用戶投放推廣 Chrome 的橫幅廣告。這種行銷策略的盛行已經成為業界的常規做法。
關鍵的差異在於,微軟的廣告策略更明確地針對人工智慧領域的競爭對手。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