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路詐騙威脅日益嚴重
近年來,網路詐騙急劇升級,影響了各平台數百萬用戶。令人擔憂的是,美國聯邦調查局 (FBI) 披露,犯罪分子已開始利用人工智慧生成的聲音冒充政府官員,使其欺騙手段更加複雜。此外,Google Play 商店被發現託管大量加密釣魚應用程序,以及一款第三方 Windows 重裝工具,該工具會劫持用戶的作業系統,並收取 13 美元的「服務費」。為了應對這些令人擔憂的趨勢,歐盟當局正在調查科技巨頭如何有效地保護其客戶免受此類金融詐騙的侵害。
歐盟對科技公司的調查
根據《金融時報》 (付費專區)報道,歐盟已對四家知名公司啟動正式調查:微軟、Google、蘋果和Booking.com。調查主要著重於評估這些公司保護用戶免受詐騙的措施。每家公司都將面臨不同領域的審查;例如,蘋果將因其 App Store 政策接受評估,而微軟和谷歌將因其在必應和 Play Store 中的角色接受調查。此外,Booking.com 將因其對欺詐性房源的管理而接受調查。
網路詐欺造成的經濟損失
歐盟科技事務負責人亨娜·維克庫寧(Henna Virkkunen)強調了網路詐騙造成的嚴重經濟損失,該地區每年因此損失超過40億歐元。人工智慧在這些騙局中的日益普及,使情況更加複雜。維克庫寧指出:
我們看到網路上的犯罪行為越來越多。我們必須確保網路平台切實盡一切努力偵測並阻止此類非法內容。
不合規企業的潛在後果
那些被認為缺乏防範網路金融詐騙措施的科技公司可能會面臨嚴厲的法律處罰。這種結果可能會惡化歐盟與美國之間的關係,尤其是在這些公司面臨監管審查的情況下。
大型科技公司持續努力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受訪的公司已經開始採取措施加強反詐騙工作。例如,蘋果聲稱在過去五年中為其用戶阻止了約90億美元的詐欺交易。谷歌也積極參與這一領域,尤其是在亞太地區,其慈善計畫最近又捐贈了500萬美元用於打擊網路詐騙。
總而言之,隨著網路詐騙日益複雜,科技公司的責任也隨之增加。歐盟承諾調查這些公司,凸顯了在數位領域加強消費者保護的迫切需求。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