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蘋果公司以及多家智慧型手機製造商在從中國進口設備時面臨重大挑戰。川普政府實施的持續關稅使進口過程變得複雜,尤其是對蘋果而言。最近的一份報告顯示,中國製造的 iPhone 和類似設備的出貨量暴跌了 72%,上個月的收入略低於 7 億美元。與中國對美國出口量下降 21% 相比,這一降幅更為明顯
適應關稅:蘋果供應鏈策略面臨挑戰
中國出口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新關稅法的頒布。自唐納德·川普總統上任以來,中美貿易發生了重大變化。其中一個主要目標是鼓勵國內生產,但由於進口價格上漲和當地製造相關費用增加,這往往導致當地消費者的成本增加。
川普的做法鼓勵科技公司將生產策略轉回美國,儘管許多公司正試圖遵守這項指令,但高科技製造業的複雜性和需求帶來了巨大的障礙。蘋果嚴重依賴中國生產其旗艦設備,包括 iPhone、iPad 和 Mac。雖然該公司確實有其他供應商,但其很大一部分製造業務都集中在中國,因此改變這種安排尤其具有挑戰性。
對中國進口產品徵收高達145%的關稅,嚴重擾亂了現有的供應鏈。作為回應,蘋果及其合作夥伴正在積極努力擴大在印度的製造業務。印度較低的進口關稅的相對優勢促使了這種轉變,儘管川普也鼓勵蘋果建立更多的本地工廠來滿足國內的電子產品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蘋果在印度的 iPhone 產量年增了 60%,達到 220 億美元。在最近的一次財報電話會議上,執行長庫克表示:「我們之前的經驗是,將所有業務集中在一個地方會帶來太大的風險。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透過新的供應來源實現了供應鏈的多元化。這種趨勢未來可能會持續下去。」雖然關於蘋果長期戰略的細節仍然有限,但我們會在第一時間提供最新資訊。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