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政府的人工智慧行動計畫:加強美國技術領導地位的策略

川普政府的人工智慧行動計畫:加強美國技術領導地位的策略

前總統川普最近提出的倡議旨在大幅提升美國在快速發展的人工智慧(AI)領域的地位。該行動計畫包含一系列戰略措施,旨在確保美國在國內和國際層面保持人工智慧技術的領先地位。

國內外人工智慧問題的戰略重點

美國目前在人工智慧領域處於領先地位,在從英偉達(NVIDIA)等公司提供的尖端硬體到OpenAI等公司提供的知名軟體解決方案等各個領域都佔據主導地位。為了保持這一領先地位,川普政府宣布了一項人工智慧“行動計劃”,強調三個核心領域:加速創新、建立強大的國內基礎設施以及保護美國人工智慧技術免受全球競爭對手的侵害。

與拜登政府被認為損害美國人工智慧主權的「人工智慧擴散」法規相比,新計劃提出了更廣泛的方針。其第一支柱名為“加速人工智慧創新”,倡導培育有利於創新的生態系統。該計劃旨在減少可能扼殺私營部門創造力和對美國人工智慧計畫投資的官僚障礙和監管限制。

人工智慧創新

第一個支柱的架構包含若干政策目標。其中關鍵的是消除「繁瑣的官僚作風和繁重的監管」。美國科學技術政策辦公室(OSTP)、聯邦通訊委員會(FCC)和聯邦貿易委員會(FTC)等部門擬議的改革旨在為人工智慧領域的私人投資者創造有利的環境。加強聯邦協調預計將為投資成長奠定穩定的基礎。

此外,該行動計畫還倡導開源人工智慧模型,這對於新創公司、學術研究和處理敏感資訊的企業至關重要。受中國蓬勃發展的開源人工智慧格局的啟發,人們相信,培育美國本土的開源解決方案不僅將樹立全球標準,還將帶來重大的地緣戰略影響。美國政府熱衷於為美國新創公司提供在該領域取得領先地位所需的運算資源。

這項基礎支柱的最後一個面向著重於增強包括機器人和國防在內的各個領域的國內生產能力。政府計劃利用《小型企業創新研究計劃》(SBIR)、《晶片科學技術法案》和《國防生產法案》等項目來支持這些進步,使英特爾等美國企業受益。

加強美國人工智慧基礎設施,維護主權

該行動計畫的第二部分旨在發展人工智慧基礎設施,例如資料中心和廣泛的人工智慧集群。關鍵的第一步是簡化環境許可流程,以確保美國技術在基礎設施領域佔據主導地位。簡化《清潔空氣法》和《清潔水法》下的監管將有助於該領域更快發展。

能源資源是人工智慧專案可擴展性的重要考量因素,政府計劃擴大美國電網以滿足產業需求。與其投入新的資金,不如著重於防止重要發電設施過早關閉,並優化電網管理以滿足未來需求。

人工智慧基礎設施

由於擔心外國技術(尤其是來自中國的技術)滲透美國供應鏈,美國政府計劃透過商務部的「晶片計畫」(CHIPS)提高投資回報,從而賦能國內半導體企業。該計劃將密切監測正在進行的項目,並確定其是否有資格獲得進一步的資金支持,從而支持台積電、美光和英特爾等關鍵企業。

推動人工智慧外交並對抗中國勢力

該行動計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人工智慧外交。該戰略將規定美國公司產品國際出口的界限。美國政府正在精心策劃一項“人工智慧出口計劃”,以促進美國完整技術棧的出口,同時要求使用美國晶片的外國實體了解並應用整個生態系統,從而有效地將外部影響降至最低。

美國認識到北京加強其全球人工智慧影響力的野心,計劃透過塑造鼓勵「開放環境」的國際外交框架而不是限制來應對這些舉動。這項策略旨在防止建立專制控制標準,讓各國選擇分散的方式,促進美國和中國技術之間的良性競爭。

全球人工智慧格局

為了規範人工智慧晶片的分銷,並確保授權實體負責任地使用,印度已製定計劃,實施強大的驗證系統來追蹤人工智慧技術的動向。印度工業和安全局(BIS)加強監控將有助於發現並彌補潛在的貿易漏洞,尤其是與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等國家的貿易漏洞。

總而言之,川普總統的「人工智慧行動計畫」內容廣泛且多面,既能滿足國內需求,又能應對國際挑戰,從而鞏固美國在人工智慧領域的地位。雖然該框架主要服務於美國利益,但它似乎也有利於商業發展,尤其是對那些先前反對前政府監管的公司。

鑑於人工智慧技術的快速發展和中國取得的重大進步,擬議的行動計畫強調了美國重新定位為該行業領先力量的必要性。

來源和圖片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