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與台灣正在進行的貿易談判中,美國政府似乎優先考慮英特爾的復甦,特別是與台積電的合作。
英特爾在對台貿易談判中扮演的角色:台積電的潛在股份
鑑於台灣半導體供應鏈中資訊的波動性,在我們深入研究英特爾相關動態時,請務必謹慎對待流傳的謠言。 UDN的一篇報導指出,川普政府正在推動英特爾在這些談判中扮演重要角色,並提出台灣可能需要收購英特爾 49% 的股份才能推動貿易協定的進展。另一種可能的途徑是向美國投資 4, 000 億美元,雖然這在財務上要求較高,但與收購英特爾股份相比,這只是次要的選擇。
圍繞英特爾潛在收購的討論愈演愈烈,尤其是在前執行長帕特·基辛格卸任後。美國政府似乎熱衷於讓台灣的台積電利用其半導體專業知識,在英特爾擔任領導角色。有猜測稱,台積電可能會運營英特爾的製造設施,旨在與這家美國晶片製造商密切合作,提升其技術能力。如果川普政府成功擴大美國晶片製造規模,這種合作關係可能預示著半導體格局的重大轉變。

同時,台灣目前正與美國磋商,爭取將關稅稅率降至15%,與歐盟和日本的稅率相當。這項削減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估計約4000億美元。相較之下,收購英特爾的股份對台積電來說是一個成本較低的選擇,同時也能增強其對美國半導體供應鏈的影響力。而這家台灣巨頭近期的主導地位已經顯著影響了美國半導體供應鏈。
先前的分析表明,台積電與英特爾的合併對整個半導體產業而言可能缺乏重大益處。這種不確定性似乎加劇了台灣目前的猶豫。隨著貿易談判的持續推進,具體條款可能會發生重大變化。儘管如此,英特爾參與與台灣正在進行的談判仍然是不可否認的。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