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稅的陰影再次籠罩著消費性PC產品,其定價可能會對消費者產生重大影響。川普政府最近提出的一項舉措,旨在根據產品中來自外國製造商的晶片價值徵收關稅。
美國政府新晶片政策:對消費性電子產品的影響
美國政府正在重新評估其晶片製造政策,重點是恢復國內生產。此舉旨在減少對台積電(台灣半導體製造公司)等海外實體的依賴。擬議政策的一個關鍵特徵是根據晶片價值計算進口電子設備的關稅。因此,像英偉達和蘋果這樣利用海外晶片製造的公司的產品可能會面臨成本上漲。路透社通報,這項關稅策略可能適用於一系列消費性電子產品,包括筆記型電腦、CPU和GPU。
根據該計劃,美國商務部將對進口產品徵收相當於該產品晶片成分估值一定比例的關稅。該計劃此前從未被報道過,且可能會發生變化。 ——路透社
這項政策的根本目標是激勵像台積電這樣的公司完全轉向美國本土製造,而不是奉行「雙重採購策略」。然而,政府計劃如何評估外國製造設備的晶片含量的具體細節尚不清楚。如果這些關稅得以實施,政府將需要建立一個框架來評估原產國和目的地國家、產品類別以及每台設備所採用的晶片類型等標準,這將耗費大量的行政資源。

許多熱門消費級 GPU,包括 NVIDIA RTX 系列和 AMD Radeon 產品,都是在台灣、泰國和印尼等地生產的,主要使用台積電在台灣的晶片。這種情況同樣適用於消費級 CPU,例如 AMD 的 Ryzen 處理器,它們也將受到潛在關稅法規的約束。先前的分析表明,如果晶片製造商不遵守規定,關稅稅率可能會上升至 100%,從而大幅提高消費性電子產品的成本。
為了說明 100% 晶片關稅對 CPU 和 GPU 的潛在財務影響,下表顯示了估計的價格調整:
產品 | 廠商建議零售價/上市價格 | 含 100% 關稅的價格(估算) |
---|---|---|
AMD 銳龍 7 9800X3D | 479美元 | ≈ 958 美元 |
NVIDIA GeForce RTX 5080 | 999美元 | ≈ 1, 998 美元 |
NVIDIA GeForce RTX 5090 | 1, 999美元 | ≈ 3, 998 美元 |
AMD Radeon RX 9070 XT | 599美元 | ≈ 1, 198 美元 |
據報道,AMD 已開始將 Ryzen CPU 的生產遷至位於亞利桑那州的工廠,而 NVIDIA 也正在採取措施加強對美國製造業的投入。這引發了人們對晶片關稅是否會直接影響其產品的質疑。然而,在官方政策出台之前,圍繞這些關稅的不確定性仍將持續困擾消費者和整個產業。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