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蘋果目前在 iPhone 製造流程方面面臨重大挑戰,尤其是在唐納德川普總統的壓力下。他呼籲科技巨擘蘋果將生產轉移到美國,這讓蘋果陷入了複雜的考量,因為蘋果傳統上傾向於透過外包(尤其是在中國)來最大化利潤。川普威脅對從其他國家進口的 iPhone 徵收 25% 的高額關稅,此舉旨在迫使蘋果在美國建立製造工廠,這使得情況變得更加複雜。
政治壓力下供應鏈動態不確定
蘋果執行長庫克在最近的聲明中表示,原定用於美國市場的 iPhone 產量將有很大一部分轉移到印度。這項聲明是在川普透過 Truth Social 發出警告之後發布的,他強調 iPhone 應該在美國境內生產,而不是外包給印度或其他地方。儘管分散生產地點似乎是明智之舉,但有些人認為,向印度轉移是一種倒退,而非進步,尤其是考慮到對中國商品徵收的高額進口關稅。川普的聲明凸顯了這種緊張局勢:
我很久以前就告訴蘋果公司的蒂姆·庫克,我預計他們在美國銷售的iPhone將在美國製造和生產,而不是在印度或其他任何地方。如果不是這樣,蘋果必須向美國繳納至少25%的關稅。感謝您對此事的關注!
在最近的中東之行中,川普詳細闡述了他先前與庫克的溝通,表達了對蘋果製造選擇的失望,並強調需要將工作留在美國國內。隨著這些政策的實施,它們不可避免地擾亂了蘋果現有的供應鏈。值得注意的是,蘋果的核心供應商富士康已承諾投資 15 億美元用於印度的生產能力,目標是在明年年底為美國市場供應超過 6, 000 萬支 iPhone。專家分析認為,蘋果可能需要承擔潛在的 25% 的關稅才能維持獲利能力。
受川普威脅的影響,蘋果股價出現下跌,盤前交易下跌了3%。隨著蘋果重新評估其生產策略,供應商(尤其是那些從中國轉向印度的供應商)的反應仍有待觀察。此外,即將推出的 iPhone 機型的複雜設計凸顯了人們日益增長的擔憂:只有中國豐富的製造專業知識才能充分滿足蘋果的複雜要求。我們將密切關注蘋果製造計劃的進展,並在有更多資訊時提供更新。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