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G時代標誌著WWE的重大轉變,它優先考慮家庭觀眾的觀看方式,旨在吸引年輕觀眾。這一策略使得WWE的節目更加“純淨”,減少了暴力內容,禁止了某些摔角動作,最大程度地減少了流血事件,並嚴格禁止使用髒話,違規者通常會被處以罰款。
儘管文斯麥克馬洪和企業贊助商施加了諸多限制,WWE 在此期間仍然創造了許多令人難忘的時刻。摔角比賽的品質有所提升,某些級別的比賽蓬勃發展,觀眾的整體情緒在一段時間內保持了積極向上的態勢。
整理PG時代最具影響力的時刻清單並非易事,因為許多候選時刻足以填滿多個清單。以下,我們精選了十個傑出時刻,它們讓PG時代成為一部值得一看的佳作。
10匿名 Raw 總經理
持續太久了

記得匿名 Raw 總經理時代的粉絲可能會記得伴隨其推出的令人尷尬的廣告歌。
週一晚間RAW一度沒有現場總經理,而是依靠一台筆記型電腦傳輸比賽結果。麥可·科爾擔任這個「無名」角色的解說員,他的評論常常讓觀眾感到沮喪。那段時間,他與傑瑞·勞勒的競爭顯得乏味,而非刺激。
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台“末日筆記型電腦”,它向WWE觀眾傳遞著訊息。最終,神秘的總經理竟然是霍恩斯沃格爾,這讓整個故事線顯得冗長冗長,毫無方向。
9文斯的百萬美元狂熱
徹底的失敗

2008 年,為了挽救週一晚間 Raw 節目收視率的下滑,文斯·麥克馬洪 (Vince McMahon) 發起了“百萬美元狂熱”活動,他相信現金贈送可以重新點燃觀眾的興趣。
每週,文斯都會隨機給參賽的粉絲打電話,提供不同金額的獎金。參賽者只需接電話,並希望與麥克馬洪對話,這會讓觀眾們興奮不已。
然而,技術故障和未接來電破壞了節目的播出,導致收視率僅暫時上升,隨後收視率再次暴跌,《百萬美元狂熱》最終成為一種短暫的噱頭,並適得其反。
8肖恩·邁克爾斯對上送葬者
兩次在摔角狂熱大賽上搶盡風頭

第25屆摔角狂熱大賽(WrestleMania 25)的精彩程度往往令人難忘;有些比賽憑藉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超出預期,而另一些比賽則令人失望。然而,肖恩·邁克爾斯(Shawn Michaels)和送葬者(The Undertaker)的精彩表現不僅滿足了觀眾的期望,甚至超出了預期,在一場令人難忘的精彩比賽中點燃了觀眾的熱情。
值得注意的是,他們的比賽不僅展示了非凡的摔角技巧,而且在第 26 屆摔角狂熱大賽上再次大放異彩,讓觀眾驚嘆不已,鞏固了兩人在 WWE 歷史上的地位。
7婦女革命
NXT集團為分部注入新活力

在PG時代,WWE對女性摔角手的刻畫常常變得荒誕不經,故事情節中經常出現貶低女性的情節。娜塔莉亞的脹氣梗,以及米奇·詹姆斯被貼上“小豬詹姆斯”的標籤等令人質疑的情節,讓粉絲們對這種待遇感到厭倦。
隨後,史蒂芬妮·麥克馬洪呼籲進行改變。貝琪·林奇、夏洛特·弗萊爾和薩莎·班克斯等才華橫溢的摔角手的首次亮相標誌著女子摔角革命的開始,提升了女子摔角在WWE的地位。
這一開創性的時刻不僅重振了女子組,還促成了多個冠軍頭銜的誕生,並催生了蓬勃發展的雙打組合格局。如今,由於這些先鋒運動員的貢獻,WWE 的女性選手享有更高的地位。
6布洛克·萊斯納終結連勝紀錄
讓所有人震驚的一刻

摔角比賽中的某些時刻會永遠銘刻在摔角迷心中,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莫過於布洛克·萊斯納在第 30 屆摔角狂熱大賽上擊敗送葬者,打破了他的傳奇連勝紀錄。
當送葬者帶著20勝0負的不敗戰績踏入擂台時,現場氣氛一度沸騰,直到他宣布敗選的消息令人震驚。全場鴉雀無聲,每個人都難以理解如今21勝1負的戰績意味著什麼。
對許多摔迷來說,「連勝紀錄」的終結象徵著一個時代的消逝,摔角界至今仍瀰漫著一種空虛感。這標誌性時刻重塑了WWE的故事格局,也讓摔迷們感到震撼。
5 CM Punk 的 2011 年 Money In The Bank
告別冠軍,文斯

2011年夏天是WWE歷史上的轉捩點,尤其體現在CM·龐克與約翰·希南那場標誌性的「合約階梯賽」(Money in the Bank)。這場對決被譽為經典,展現了摔角界最精湛的技巧。
在高潮迭起的決賽中,朋克擊敗了塞納,贏得了冠軍頭銜,也永遠奠定了自己在摔角界的傳奇地位。他隨後離開公司,這逐漸演變成一個複雜的故事情節,也使得他不久後帶著冠軍頭銜重返賽場,備受期待。
4連接點的形成
他們遠遠領先於他們的時代

NXT 的早期概念始於一檔針對有抱負的摔角手的競技真人秀節目,為他們配備經驗豐富的導師。當時無法預見的是,最終出現了一個名為 Nexus 的反叛派系,由幾位傑出的選手組成。
該組合首次亮相便以襲擊約翰·希南而聲名狼藉,並給丹尼爾·布萊恩帶來了現實生活中的負面影響,後者在此次暴力事件中被解僱。儘管開局良好,但WWE未能有效利用Nexus,最終導致其勢頭減弱。
3.塞斯羅林斯終結了盾牌
摯愛派系的悲傷結局

由迪恩·安布羅斯、塞斯·羅林斯和羅曼·雷恩斯組成的「聖盾」戰隊人氣高漲,團結一致,俘獲了眾多粉絲的心。然而,一場意外的背叛破壞了他們的成功:羅林斯背叛了他的隊友,徹底粉碎了整個戰隊的團結。
羅林斯被定位為Triple H的B計劃,但他戲劇性的反派轉變令人震驚,永遠地改變了他與安布羅斯和雷恩斯的關係,並引發了三人激烈的競爭,最終三人爭奪冠軍。這一刻銘刻在粉絲們的腦海中,包括觀眾的本能反應和羅林斯背叛的標誌性畫面。
2.“贊成”運動
丹尼爾布萊恩徹底瘋了

WWE 經常推出一些能引起觀眾共鳴的精彩片段,由 Daniel Bryan 領導的「Yes Movement」運動就是明證。布萊恩簡單而有力的“Yes”口號,自冷石史蒂夫·奧斯汀 (Stone Cold Steve Austin) 時代以來,從未有過如此震撼人心的場面,讓整個競技場都沉浸在交響樂的旋律中,並掀起了一股粉絲熱潮。
在布萊恩的帶領下,粉絲們紛紛支持他,熱情地實踐著「Yes Movement」的精神。這種草根粉絲的參與推動布萊恩進入了摔角狂熱30的主賽,並最終榮登WWE冠軍寶座。這有力地證明了粉絲的影響力可以重塑敘事。
1.管狀炸彈
CM Punk 職業生涯的宣傳

PG 時代最重要的時刻之一發生在 CM Punk 現已成為傳奇的“pipebomb”宣傳片中,這仍然是職業摔角歷史上的決定性時刻。
朋克站在坡道頂端,傳遞的訊息模糊了劇本劇情與現實之間的界限,抓住了摔角迷的本質,也表達了在全世界引起共鳴的沮喪情緒。這一刻的影響改變了WWE的發展軌跡,為龐克贏得了前所未有的支持,並最終成就了他長達434天的輝煌冠軍生涯。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