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特爾前董事會成員最近分享了關於公司未來的一些有趣觀點,尤其是考慮到其與英偉達的合作關係。他們建議,英特爾(又稱「藍隊」)應該考慮將私有化作為一項策略性舉措。
前董事會成員主張私有化以實現英特爾未來的財務成功
英特爾與英偉達的意外結盟令許多人措手不及,尤其是在英特爾市場表現疲軟的情況下。資本市場對此合作的正面反應預示著英特爾業務可能會復甦。在《財富》雜誌的一篇評論文章中,夏琳·巴爾舍夫斯基、里德·亨特和詹姆斯·普拉默等前董事會成員闡述了他們對英偉達和美國政府收購英特爾股權後公司發展方向的展望。他們的建議直截了當:英特爾應該轉型為私人企業,以充分利用其資產。
這項建議背後的理由是,讓英特爾擺脫向股東提交季度財務報告的束縛,從而重新專注於產品開發。他們主張由美國主導的財團收購英特爾的公開上市股票,並強調英特爾的設計業務和代工能力需要策略性地分離。
打造一家成功的代工廠,利用英特爾的製造資產,並與設計業務分離,對川普政府來說將是一個巨大的勝利。對於那些原本完全依賴台積電的大型半導體設計公司來說,這將是更大的勝利。
正如前董事會成員指出的那樣,轉向私有化模式的另一個顯著好處是增強英特爾吸引和留住人工智慧領域頂尖人才的能力。他們認為,私人公司可以提供更具吸引力的薪資待遇,這與英特爾目前面臨的人才流失形成了鮮明對比。這一轉變可能使英特爾在2028年前佔據有利地位,有可能為美國納稅人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並增強國家安全利益。

雖然這些前董事會成員的見解發人深省,但過渡到私有化架構確實會帶來一系列挑戰,尤其是在購買流通股和解決股東擔憂的後勤工作方面。儘管如此,他們的專欄文章強調了英特爾迫切需要重新評估其策略,尤其是在與NVIDIA合作帶來的機會下。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