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為一項重大技術進步,多家半導體製造商計劃在2026年前採用台積電先進的2奈米製程。為了促進這項轉變,台積電計畫在2025年最後一個季度啟動量產。按照慣例,蘋果預計將繼續成為台積電的最大客戶,目前已獲得約50%的初始產能。這部分產能將主要用於下一代A20和A20 Pro晶片組,預計它們將成為即將推出的iPhone 18系列的重要組成部分。先前通報顯示,台積電已於4月1日開始接受下一代光刻技術的訂單,並計劃在年底前實現每月5萬片晶圓的產量里程碑。
雄心勃勃的生產目標:2026 年生產 10 萬片晶圓,2028 年翻一番,達到 20 萬片
根據《電子時報》(DigiTimes)最新報道,台積電準備將其月產能提升至4.5萬至5萬片晶圓,每片晶圓的成本預計約為3萬美元。據報道,今年進行的初步生產試驗中,台積電實現了60%的優異良率。雖然最新評估的具體數字尚未披露,但鑑於台積電成功提升良率,並擴大了其在台灣各工廠的生產能力,預計良率將有所提升。
儘管取得了進步,但 2nm 晶圓的大部分生產仍將主要在台積電的寶山和高雄工廠進行,這兩個工廠將在 2026 年全年繼續滿載運轉其現有的 3nm 和 4nm 節點。到明年年底,這家半導體巨頭預計將達到每月 10 萬片晶圓的驚人產量,而亞利桑那州製造廠的加入預計將使總產量到 2028 年達到 20 萬片。
業界專家預測,包括聯發科在內的多家台積電客戶將在第四季啟動2奈米晶片組的流片流程,以期在市場上佔據競爭優勢。然而,台積電晶圓價格的大幅上漲可能會影響產品定價,進而影響消費者需求——這是一個值得進一步討論的議題。
更多詳情請查看新聞來源:DigiTimes。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