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政府對台積電不斷擴大的業務範圍,尤其是其在美國的投資表示了極大擔憂。作為回應,他們目前正在積極尋求立法,以將關鍵技術保留在台灣境內。
新法:台灣限制台積電海外生產先進晶片
隨著川普2.0政府上台,台積電展現了在美國建立更強大影響力的明顯興趣。美國政府新近承諾振興國內半導體製造業,激勵台積電在美國工廠投資超過1, 000億美元。然而,美國影響力的增強引發了台灣的警惕,促使官員倡導修改法律,以確保下一代半導體工藝的生產完全在其管轄範圍內。
根據台媒報道,台灣《產業創造條例》第22條已正式實施,重點在於關鍵技術保障。在行政院長趙榮泰的領導下,台灣推出了所謂的「N-1」政策。該政策允許台積電的海外工廠生產比本土生產落後一代的晶片。此外,如果台灣企業的海外投資被視為對國家安全構成威脅,政府保留幹預和阻止此類交易的權利。

這項立法轉變與台灣先前對技術轉移的零容忍態度形成了鮮明對比,台灣此前反對任何國內企業在國外市場設立分支機構。儘管台灣現在願意允許台積電在美國運營,但它仍然堅持保留對尖端半導體節點生產的獨家經營權。因此,預計台積電在美國業務中面臨的障礙將最小,因為這種安排最終將支持台灣在全球半導體產業的主導地位。
展望未來,台積電在美國亞利桑那州的計劃包括在 2030 年之前生產先進的 1.6nm 晶片(A16),而目前則專注於 4nm 晶片的生產。此外,台積電也將在美國設立新的製造工廠和專門的研發中心。這項長期策略顯示台積電致力於在美國市場站穩腳跟,台灣在加強其半導體生產能力的過程中似乎也接受了這項措施。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