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對中國AI晶片供應的不確定性引發對出口管制有效性的擔憂

台積電對中國AI晶片供應的不確定性引發對出口管制有效性的擔憂

台灣半導體巨頭台積電最近對其監控晶片最終目的地的能力表示擔憂,這意味著其產品在中國市場的佔有率可能會增加。

監管有限:台積電承認晶片分銷面臨挑戰

據報道,台積電的晶片被用於華為的人工智慧技術,隨後引起了媒體的廣泛關注。該公司透露,這些半導體是在新規實施前出貨的。這起事件凸顯了半導體供應鏈中存在的漏洞,尤其是中國的實體已經利用了這些漏洞。根據《台北時報》近日報道,台積電的年報顯示,該公司在了解其半導體產品的最終用戶方面存在「限制」。這增加了重複發生類似台積電-華為事件的風險。

台積電在半導體供應鏈中的角色本質上限制了其對包含其生產的半導體的最終產品的下游用途或用戶的可見性和可獲得的資訊。

– 台積電

該公司主要作為「晶片服務」供應商,為 NVIDIA 和 Apple 等無晶圓廠公司生產產品。許多此類產品最終進入中國等市場,並被各種個人或組織重新利用。一個顯著的例子是台積電參與為華為的Ascend 910B晶片供應半導體,這表明追蹤完整的供應鏈對台積電仍然是一個重大挑戰。鑑於中國市場規模龐大,規避限制似乎越來越可行,導致違反出口規定的行為增加。

台積電半導體技術圖解

為了應對這些挑戰,川普政府一直在積極努力限制中國取得先進的人工智慧晶片。該舉措包括要求取得「出口許可證」並控制運往特定國家的晶片數量。此外,美國政府正在加強對新加坡、馬來西亞和印度等國出口的審查,以防止這些晶片流入中國或與中國有聯繫的組織。雖然這些措施可能會產生影響,但阻止技術進入中國和其他敵對國家仍然是一項複雜且持續的任務。

來源和圖片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