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亞利桑那州工廠因營運成本上升面臨利潤下滑,挑戰「美國製造」的形象

台積電亞利桑那州工廠因營運成本上升面臨利潤下滑,挑戰「美國製造」的形象

台積電(TSMC)在亞利桑那州設立的工廠被公認為美國半導體產業的關鍵組成部分。然而,不斷攀升的營運成本已嚴重削弱了公司的獲利能力,並對其業務營運造成了壓力。

台積電美國業務成本上升,同時推動先進晶片製造計劃

最初,台積電在美國的投資被視為實現更自主供應鏈的重要一步。然而,台灣新聞媒體Ctee近期的一篇報告指出,台積電美國業務的利潤環比大幅下滑,從42.32億新台幣驟降至僅4100萬新台幣。這一下滑歸因於該公司正在推行的大規模半導體擴張計畫。此外,為在美國引進尖端製造流程也加劇了台積電不斷攀升的成本。

台積電在亞利桑那州的工廠不僅對提升美國的晶片生產能力至關重要,而且對建立更穩定的全球供應鏈、最大限度降低地緣政治風險也至關重要。台積電投資美國製造業的一個重要動因是消費者偏好轉向國產元件,尤其是在川普政府時期,這種趨勢更為明顯。然而,在美國建立晶片供應鏈的現實情況卻面臨著巨大的財務挑戰。

英偉達和台積電的高層手持 Blackwell Made in America 的牌匾,在舞台上與美國國旗合影。
圖片來源:NVIDIA

台積電位於亞利桑那州的Fab 2工廠的財務前景並不樂觀,主要原因是其雄心勃勃的計劃旨在生產採用3nm製程等先進晶片。這項計劃需要對高成本的製造設備進行大量投資。台積電在亞利桑那州的首家工廠之所以取得成功,是因為它專注於相對成熟的技術節點。然而,隨著人工智慧(AI)驅動的需求激增,台積電必須迅速轉型,才能保持競爭優勢並滿足客戶期望。

在美國生產無疑會增加成本,這主要源自於勞動力和建築成本的上升,以及勞動力主要來自台灣。向3奈米等高端製程節點的過渡不僅會加劇資源需求,而且與台積電在其他地區的業務相比,也使其在美國市場的獲利能力面臨更大的挑戰。

圖片來源及圖片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