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客戶獲取挑戰影響,三星美國泰勒工廠投產時間延後至2026年

受客戶獲取挑戰影響,三星美國泰勒工廠投產時間延後至2026年

最近的事態發展表明,三星對美國晶片市場產生重大影響的計劃正遭遇障礙,因為其旗艦泰勒工廠的開業面臨推遲。

三星生產受挫:儘管獲得370億美元激勵,但生產仍出現延誤

為了擴大美國半導體製造業,在拜登政府推出《晶片法案》獎勵措施後,三星和台積電等科技巨頭紛紛在美國建立生產設施。最初,美國半導體工廠的建立曾帶給市場參與者樂觀情緒。然而,許多大型項目要么被推遲,要么未能按預期啟動。三星泰勒工廠最初計劃於2024年投入運營,似乎也遵循這一趨勢。 18個多月過去了,工廠的投資仍未可知。

根據《日經亞洲》報道,儘管三星德州工廠已接近完工,但其竣工日期已推遲至2026年。問題在於該公司難以獲得泰勒工廠的客戶訂單。當前市場需求傾向於先進晶片,尤其是4奈米及更先進的製程。可惜的是,三星泰勒工廠目前的產能無法滿足這些需求。

本地晶片需求並不特別強勁,三星幾年前規劃的製程節點已無法滿足當前客戶的需求。然而,工廠的全面改造將是一項規模龐大且成本高昂的工程,因此該公司目前採取了觀望態度。

3 月的內部報告顯示,泰勒工廠的完工率約為 91.8%。因此,三星似乎正在重新評估其生產計劃,以更好地滿足國內需求。最近有傳言稱,三星正準備在泰勒工廠引入 2 奈米製程產能。如果消息屬實,這意味著美國客戶可能要到 2026 年才能獲得這些晶片,這與台積電在亞利桑那州推出 2 奈米技術的時間非常接近。

導致泰勒工廠投產推遲的一個重要因素是台積電在美國供應鏈中佔據主導地位,尤其是在亞利桑那州工廠取得成功之後。據報道,台積電訂單已滿,正在為NVIDIA和AMD等主要廠商提供先進的4奈米晶片,從而鞏固了其在美國市場的份額。同時,儘管三星受益於《晶片法案》超過370億美元的撥款,但在美國市場仍處於競爭劣勢。

來源和圖片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