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未能充分發揮潛力的遊戲

十大未能充分發揮潛力的遊戲

身為一個眼光敏銳的消費者,我常常會對所購買的電子遊戲瞭如指掌。這有助於最大程度地減少潛在的失望,儘管我承認,完全杜絕失望幾乎是不可能的。當然,也有一些例外,有些遊戲未能達到預期,但這並不一定意味著體驗不佳。

未能達到預期宣傳的電子遊戲,其品質參差不齊,從尚可到徹底的災難都有。本文將帶您探索十款浪費巨大潛力的遊戲

10但丁的《地獄》

2010 年電子遊戲《但丁的地獄》的截圖。

我第一次在 Xbox 360 上體驗《但丁的地獄》時,就被深深震撼了,尤其是在我暫時離開 PlayStation 一段時間,想找個《戰神》的替代品的時候。然而,重溫之後,我意識到,最初的印像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我尋找奎托斯替代品的渴望的影響。遊戲開局是一部精彩的砍殺冒險遊戲,但後半段卻迷失了方向。

如果《但丁的地獄篇》能夠保持最初的勢頭,它很可能成為一代人的經典。儘管它擁有引人入勝的個性和紮實的基礎,但在引人入勝的開篇之後,最終卻淪為平庸之作。

9紅落

Arkane 最糟糕的表現

在 Redfall 中對抗漂浮的吸血鬼

雖然《Redfall》保留了Arkane的藝術天賦,包括其藝術指導和氛圍營造,但它存在著嚴重的技術問題和支離破碎的概念。除了遊戲玩法中存在的bug外,敘事也顯得單薄,角色發展不足,武器也缺乏吸引力。

任務很快就會變得單調乏味,而敵人的缺乏多樣性更是加劇了這個問題。如果我要詳述《Redfall》的所有缺點,我恐怕得寫一篇專門的文章來探討這個問題。儘管有這些缺陷,但我認為它仍然有一些優點,但考慮到同類遊戲的傳承,它無疑令人失望。

8.《德軍總部:新血統》

偉大的想法,糟糕的執行

《德軍總部:新血脈》中的機器人敵人

我對那些不被看好的遊戲情有獨鍾,通常願意忽略遊戲中的瑕疵。然而,我玩《德軍總部:新血脈》的經驗卻與我的想法截然相反。儘管我事先知道它的評價很差,但我還是沒料到它原本很有潛力的創意最終會以慘淡的執行效果呈現。

最初的想法曾經燃起希望,Arkane Studios 和 MachineGames 的合作可能能帶來一些獨特的作品。可惜的是,這些期待最終落空了——這款遊戲確實如評論家所言糟糕。雖然我欣賞遊戲中的角色和遊戲類型的多樣性,但缺乏連貫的機制導致遊戲體驗難以掌控且令人困惑。

7流浪

附有額外步驟的步行模擬器

情感開口-000

作為一個貓迷和創新玩法的粉絲,Stray 從發布之初就感覺是收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它在遊戲機制上最終未能達到預期。雖然它的敘事、角色和世界觀構建都令人期待,但遊戲玩法卻顯得零散,缺乏足夠的互動性。

《Stray》在步行模擬遊戲和冒險遊戲之間搖擺不定,未能確立自己的定位,導致遊戲體驗支離破碎,缺乏成就感。儘管廣受好評,但《Stray》依然令人費解,互動元素未能與劇情完美契合,使其僅能算作一款尚可的遊戲,而非傑作。

6.《量子破碎》

想法多必要

《量子破碎》傑克喬伊斯 (肖恩阿什莫飾演) 特寫鏡頭

繼《心靈殺手》的非凡體驗之後,許多人對《量子破碎》的體驗感到不知所措,但這款遊戲呈現出了好壞參半的體驗。遊戲畫面精美,機制複雜;然而,其雄心勃勃的敘事和玩法特色同時也是它的敗筆。遊戲並沒有將各種不同的理念天衣無縫地交織在一起,反而變得雜亂無章,幾乎支離破碎。

Remedy Entertainment 的 Sam Lake 無疑是個創意天才,但《量子破碎》卻展現了過度野心帶來的陷阱。由於過度依賴各種概念——包括獨特的時間旅行能力、戰鬥和分集迷你劇——最終作品缺乏成為精品所需的深度。雖然它為未來的項目奠定了基礎,但最終卻犧牲了作品的品質。

5埃爾登之戒夜統治

作為 Roguelike 遊戲不錯,作為 Soulsborne 遊戲也不錯

Animus 艾爾登之戒 夜之統治

《Elden Ring Nightreign》的發布最初並沒有激起我的熱情,但我對 FromSoftware 的創新理念充滿信心,因此保持了謹慎樂觀的預期。可惜的是,這款遊戲在魂系列框架下,將 Roguelike 機制與大逃殺玩法結合,卻未能達到預期效果。雖然新 Boss 的戰鬥十分精彩,但卻無法彌補遊戲體驗的重複性。

武器種類匱乏,玩家必須重玩才能體驗任何新奇內容,這讓這款長達30小時的遊戲變成了令人沮喪的體驗。雖然我仍然希望像《暮色之血》(The Duskbloods)這樣的未來作品能夠彌補這些缺陷,但《Elden Ring Nightreign》仍然是一個錯失的機會。

4邁阿密熱線2:錯誤號碼

不必要的續集

《邁阿密熱線 2》中,一名粉絲用槍指著一名男子

初代《邁阿密熱線》深深觸動了玩家的心弦,探索了玩家與遊戲暴力之間的複雜關係。然而,續作《邁阿密熱線2:錯號》卻難以證明其存在的合理性。它並沒有拓展或重新定義前作的理念,而是在重複核心主題的同時,卻自相矛盾地削弱了前作的批判性視角。

這部續作引入了更多武器和關卡,卻未能推進主題論述,反而放大了它曾經批判的元素。雖然《邁阿密熱線2》無疑很娛樂,但它最終浪費了其作為遊戲暴力內容的有意義評論的潛力。

3.《殺出重圍:人類分裂》

半路修建

身為《殺出重圍:人類革命》的狂熱粉絲,我對《殺出重圍:人類分裂》的期待值極高。然而,遊戲的劇情發展卻令人失望;遊戲敘事緩慢,緊張感不斷累積,最終卻以一個突兀的結局收場,讓玩家感到意猶未盡。角色的展現和遊戲玩法的探索空間被嚴重限制。

《殺出重圍:人類分裂》感覺像是一部開發困境的產物,過早上市,故事情節和主角發展軌跡都尚未完成。這款遊戲本來可以成為一部里程碑式的續作,但結果卻平淡無奇,未能兌現其宏大的承諾。

2.《鏡之邊緣:催化劑》

有趣但不實質

無法白金化的精彩遊戲《鏡之邊緣:催化劑》

雖然有些玩家批評原版《鏡之邊緣》的線性設計,但我認為它對遊戲體驗至關重要。儘管如此,EA 還是選擇開發《鏡之邊緣:催化劑》,並承諾打造一個開放世界環境。跑酷機制依然出色,但整體設計卻顯得乏善可陳,略顯不足。

雖然遊戲玩法精彩,但整體體驗卻因僵硬的關卡設計而受損,無法展現前作那種引人入勝的富有表現力的動作。可惜的是,劇情也未能帶來實質的提升,整體體驗感覺就像是前作的翻版,只不過是一些額外的內容。

1.《潛龍諜影5:幻痛》

未開發潛力的縮影

合金裝備5:幻痛 潛行

身為《潛龍諜影5:幻痛》的忠實粉絲,我既不得不承認它的精彩,也不得不感嘆它未能充分發揮的潛力。開放世界視覺效果驚艷,但缺乏實質內容;潛行機制精妙絕倫,卻缺乏風險;故事大膽前衛,但缺乏連貫性;

任務設計令人印象深刻,但缺乏多樣性。每個成就都伴隨著相同的失敗,真正的傑作不應該如此運作。雖然我選擇專注於遊戲玩法和整體執行,但也無法忽視它錯失的良機,使其成為系列最佳作品。

如果開發者能夠完全實現他們的願景,且沒有任何矛盾之處,我們或許就能為這個標誌性系列畫下圓滿的句點。但揮之不去的疑問是:如果創作上的分歧沒有影響到它的開發,結果會如何?

來源和圖片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