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印象至關重要,尤其是在動漫世界。眼睛、輪廓和顏色等關鍵視覺元素可以創造迷人的體驗,也可以完全削弱這種體驗。當比例變得誇張或 CGI 產生不切實際的平面效果時,觀眾往往在吸收情節之前就失去了興趣。不吸引人的角度會破壞沉浸感,不一致的陰影會讓觀眾望而卻步。這使得即使是最熟練的寫作也難以吸引他們。
當角色模型不一致、動作序列顯得低劣,或單一動畫品質不佳的畫面引發一波迷因浪潮時,批評就會不斷增加。有些節目明顯地展現了其視覺缺陷,這提醒我們,雖然沒有哪部劇集是完全無法觀看的,但藝術風格本身可能會成為觀看的巨大障礙。
必須注意的是,藝術作品品質差並不一定意味著缺乏品質或娛樂價值。事實上,許多藝術選擇都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並且具有獨特的目的。儘管如此,不可否認的是,這部合輯裡的動畫展現了一些最不吸引人的視覺效果。
10.《乒乓》動畫版(2014)
永不停歇的塗鴉線條

在《乒乓動畫》中,湯淺充滿活力的原始筆觸優先考慮動作而不是潤色,常常讓未曾看過的觀眾在看到融化的面孔和搖晃的輪廓時感到不適。動作過程中細節變得模糊,人物的四肢變形,就像橡膠做的一樣。
背景充斥著大膽的色彩,強調了似乎漂浮在虛空中的人物。有些角色似乎在對話中期發生了模型轉換,而粉筆般的陰影為汗水和情感帶來了一種奇特的質感。雖然那些能夠適應這種風格的人可能會找到一種提升敘事的節奏,但許多人過早放棄了這部劇,認為它就像藝術學校的一次練習出了差錯。
9海賊王(1999年 – 馬林福德之前)
卡通混亂超速

尾田榮一郎的奇幻世界充滿活力卻又混亂不堪,其中似乎忽略了沒有下巴的巨人和骨骼解剖學。海賊王中的角色像甘草一樣彎曲,特別是在時間跳躍之後,其設計轉向了漫畫領域。
著色通常採用平面填充,陰影似乎完全消失。在人群場景中,人物融合成無定形的團塊。這種異想天開的藝術風格讓人感覺是故意的,但許多觀眾卻難以接受這種誇張的特徵,因為它會分散觀眾對整體敘事的注意力。
冗長的劇集只會放大人物設計的獨特性。對於那些欣賞愚蠢魅力的人來說,這裡就是天堂;對於懷疑論者來說,光是藝術本身就足以掩蓋到達偉大航路之前的巨大冒險。
8.《Code Geass》(2006年-2008年)
騎士盔甲麵條

CLAMP 獨特的視覺風格賦予其角色修長的身材,如同人體模型一般,四肢似乎可以無限伸展。尖尖的下巴和棱角分明的輪廓讓全副武裝的魯路修看起來岌岌可危,夾克掛在身上就像是掛在衣架上一樣。
雖然機械戰鬥令人眼花撩亂,但特寫鏡頭卻顯示出脫節的肢體,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在戲劇性緊張的時刻,誇張的特徵可能會顯得無意的荒謬。儘管作品的情節曲折獲得了廣泛好評,但它常常讓觀眾想起一場以風格化的凸眼木偶為特色的時裝秀。
7.《CLANNAD》(2007年-2008年)
眼睛睜得太大,無法直視螢幕

在《Clannad》中,京都動畫突破了「萌」的極限,創造出擁有巨大眼睛的角色,彷彿能容納整個星系。額頭縮小,鼻子變成小點,嘴巴緊貼下巴,讓新觀眾在情緒過山車開始前猶豫不決。
雖然柔和的色調力求提供舒適感,但這種令人不安的美感可能會直接擾亂觀眾的參與度。朋也和渚的真誠互動閃耀著光芒,但那雙大大的眼睛不斷傳遞複雜的訊號。
有些人認為它是時代的產物,而有些人則認為它是與恐怖谷理論的令人不安的遭遇。《Clannad》就是一個案例研究——當談到可愛的設計時,過多往往會適得其反。
六大罪 第三季至第四季(2019年 – 2021年)
當 PowerPoint 取代打卡

轉入 Studio Deen 製作後,《七宗罪》的品質大幅下降。史詩般的戰鬥被呆板的動畫所破壞,戰鬥中劍被凍結,但對話仍在繼續,好像什麼都沒發生過一樣。梅利奧達斯和艾斯卡諾之間的戲劇性衝突曾經是漫畫中的一大亮點,但現在卻因輪廓不清晰和視覺效果令人發笑而受到影響。
陰影消失,血液和膚色混合成難以區分的色調。角色的比例通常會在不同的場景中發生巨大變化,從而在關鍵的動作時刻破壞沉浸感。
雖然前幾季的視覺效果很清晰,但明顯的降級引起了粉絲的共鳴,引發了關於哪些劇集受到的影響最嚴重的討論——這是任何動漫迷都不想列出的清單。
五件事要做(2013)
不安的轉描機

《惡之花》憑藉其獨特的轉描技術,探索了藝術表達的邊界,但卻落入了恐怖谷理論。角色的膚色顯得混亂,眼睛錯位,走廊起伏的方式與傳統動漫美學相矛盾。
令人不安的敘事與其原始的風格相符,但這種實驗性的方法可能會引起不適而不是緊張。每一個動作都顯得生硬,將恐怖轉化為一種不安的體驗,許多觀眾覺得難以接受。
雖然有些人稱讚該劇的藝術抱負,但大多數人在觀看一集後就感到噁心,並因此而退縮。這一大膽舉措值得認可,即使它被歸類為「試圖模仿現實但結局出乎意料的風格」。
4.學園美男(2016)
能切割鋼鐵的下巴

Gakuen Handsome的美感是戲仿,還是藝術疏忽?人物的臉型細長,鼻子偏離中心,耳朵似乎毫無節制地黏在眉毛上。頭髮尖刺斷斷續續地伸出畫面之外,而且燈光看起來充其量是任意的。
背景設計通常採用預設漸變,並且字元以不合邏輯的誇張角度彎曲。這種奇怪的現像充滿了幽默;然而,許多觀眾仍然對其幾何形狀的荒謬性感到震驚。
雖然有些人可能會覺得這種彈性設計很可愛,但令人眼花繚亂的形狀將學園美男子推向了視覺衝擊的領域,而不是巧妙的諷刺。
3.《卡農》(2002)
21世紀初的萌系突變

《Kanon》的原始改編體現了 21 世紀初的萌潮流,人物都有著寬大、碟狀的眼睛和簡約的臉部特徵。鼻子幾乎不存在,嘴巴經常低於下巴,增強了超現實的美感。隨著情節的展開,色彩逐漸褪色為淡色,人物也變得不那麼鮮明。
夜景中明顯的成本削減措施是輪廓模糊、重複的畫面產生歧義、背景人物在剪輯之間發生變化。隨著音樂提示逐漸響起,觀眾發現自己正盯著充當頭部的模糊球體。
隨後的翻拍改善了先前的問題,但第一部改編作品仍然起到警示作用:過度可愛可能會讓人感到不安。
2 Air(電視)(2005)
陽光褪色的粉彩和解剖漂移

Air源自視覺小說,其角色的身體結構不成比例,透過大眼睛、小嘴巴和急劇傾斜的肩膀反映了他們的敘事根源。色調呈現出一種被太陽曬白的效果,在晴朗的天空下,整個劇組呈現出一種近乎放射性的桃色。
縮放通常會扭曲線條,頭髮漸變會變得繁瑣,角色在戲劇性時刻會以不自然的方式彎曲四肢。情感高潮引起共鳴,但靜態鏡頭將演員描繪成更像恐怖的玩偶而不是人類。
雖然懷舊情緒讓這些視覺效果對某些人具有吸引力,但許多觀眾在看了幾集之後就放棄了,他們認為這些設計就像是在該劇本身陽光明媚的氛圍的熱量下被強行融化的東西。
1蠟筆小新(1992年至今)
黃金時段的《幼稚園蠟筆小新》

《蠟筆小新》的美學刻意簡化,但對新人來說還是有些刺眼。它們的頭部呈塊狀,眼睛呈點狀,線條跳動,彷彿畫得笨拙,顏色經常溢出輪廓,造成視覺混亂,比例似乎極不一致。
這種簡單的藝術風格放大了該劇固有的喜劇性,但卻可能疏遠那些尋求更傳統動漫藝術的觀眾。快速的幽默與粗俗的動畫相結合,創造了獨特的文化衝擊。
長期的支持者讚歎它的魅力和傳統,但那些不太習慣這種美學的人往往很快就會脫離,認為粗糙的視覺效果意味著品質差。儘管如此,小新依然存在,這提醒我們粗俗的東西仍然可以吸引觀眾。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