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普遍的看法是,Meta 在頭戴式穿戴式裝置市場遙遙領先競爭對手,而蘋果則難以追趕。奧本海默的一位分析師表示,儘管 Meta 在智慧眼鏡領域的進步引人注目,但並不會對蘋果的地位構成直接威脅。儘管如此,蘋果在該領域的長期發展前景仍存在疑問。
Meta Connect 2025:揭開創新款智慧眼鏡的面紗

本週Connect 2025 大會的亮點是 Meta 全新雷朋 Display 智慧眼鏡的發布。這款眼鏡內建顯示屏,能夠顯示可讀文字、播放短視頻、提供導航,甚至提供即時翻譯。其解析度高達 42 像素/度 (ppd),超越了所有現有的 Meta 消費級 VR 頭戴裝置的清晰度。
這款眼鏡採用客製化光引擎和波導技術,亮度高達 5, 000 尼特,旨在室內和室外環境下實現最佳性能。雷朋顯示器售價 799 美元,將於 9 月 30 日起發售,並附帶 Meta Neural Band 腕帶,這款腕帶允許用戶透過肌電圖 (EMG) 技術,使用手勢控制智慧眼鏡。

此外,Meta 還發布了其備受讚譽的雷朋 Meta 智能眼鏡的第二代產品,這款眼鏡取消了內置顯示屏,但電池續航時間翻倍,可提供長達八小時的混合使用時間。這款眼鏡支援兩小時連續「即時 AI」服務,並提供超高清 3K 錄影功能。即將推出的增強功能包括名為「對話焦點」的專用降噪系統。

此外,Meta 還推出了 Oakley Meta Vanguard,這是一款面向運動的智慧 AI 眼鏡,旨在與 Garmin 設備整合。此型號為用戶提供即時洞察和警報,並支援透過 12 MP 攝影機錄製 3K 超高清影片。
奧本海默的觀點:蘋果生態系統對後設語言具有韌性
奧本海默分析師馬丁楊 (Martin Yang) 在最近的評論中表示,Meta 的可穿戴設備開發目前不會威脅到蘋果的生態系統,該生態系統涵蓋了 iPhone、AirPods 和 Apple Watch。
楊先生的分析是在與供應鏈中的聯絡人討論了雷朋顯示器的規格之後做出的。他指出,Meta 並未向第三方開發者提供軟體開發工具包 (SDK),這使得該設備的直接用途僅限於與智慧型手機集成,主要運行 Meta 的專有應用程式並顯示來自其他第三方應用程式的資訊。
儘管雷朋顯示器是 Meta 產品線中一個引人注目的補充,但楊指出,它缺少 Orion 智慧眼鏡的一些功能,例如擴增實境功能和眼動追蹤功能,這些功能在 Connect 2024 大會上都有展示。他表示,Meta 可能需要數年時間才能開發出具有商業競爭力的 Orion 產品。
楊先生也強調,雷朋顯示器採用了非專有組件,例如 Omnivision 的 LCoS 微型顯示器。相比之下,Orion 眼鏡則採用了更多專有零件。他補充說,雷朋顯示器重約 67 克,長時間佩戴可能不太舒適。
分析師預測,未來兩年雷朋顯示器的銷售量將下降到15萬至20萬台之間,這個數字不足以將其歸類為主流產品。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據報道,在Meta發布Orion眼鏡後,蘋果已經放棄了與Mac連接的AR眼鏡計劃。
此外,售價高達 3, 499 美元的 Apple Vision Pro 目前尚未對 Meta 的進展構成重大挑戰。到 2025 年初,其銷量僅為50 萬台左右,許多消費者似乎因其高昂的價格、缺乏引人注目的用例以及缺乏強大的應用生態系統而望而卻步。笨重的設計和外置電池組進一步削弱了其市場競爭力。
鑑於當前的情況和競爭動態,我們尊重但不同意楊的評估,並斷言蘋果的生態系統仍然面臨 Meta 進步的風險。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