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師稱,馬斯克的晶片製造計畫著眼於更宏大的目標,而非與台積電競爭。

分析師稱,馬斯克的晶片製造計畫著眼於更宏大的目標,而非與台積電競爭。

伊隆馬斯克近期提出的建立特斯拉自有半導體製造能力的計劃,標誌著一項策略性舉措,其意義遠不止於確保晶片供應。這項名為「TeraFab」的宏偉計劃,旨在建立一個能夠抵禦潛在供應鏈中斷的緩衝體系。

伊隆馬斯克的晶片製造計畫:應對台灣的地緣政治風險

在最近一次特斯拉股東大會上,馬斯克透露了公司計劃擴大晶片製造工廠,以滿足日益增長的專用矽晶片需求,包括AI5和AI6晶片。此舉源自於一項調查結果:主要半導體製造商台積電和三星已將部分生產線用於生產特斯拉的客製化晶片。然而,這些產能仍然無法滿足這家汽車製造商雄心勃勃的需求。

知名分析師郭明錤強調了馬斯克策略的關鍵面向:他對台灣半導體生產集中度的擔憂。鑑於該地區的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和不確定性,特斯拉尋求透過建立本土生產設施來確保晶片供應的可靠性和穩定性。儘管台積電已嘗試將部分產能轉移到美國,但專家預計,這項轉型要取得實質成果可能需要數年時間。

Rapidus位於日本的半導體工廠計劃在2027年實現2奈米晶片的量產,面臨來自台積電和三星的競爭。
圖片來源:台積電

值得注意的是,台積電歷來都將客戶需求放在首位,無論訂單大小。然而,特斯拉在晶片生產隊列中的位置受到其與蘋果、英偉達、聯發科和高通等老牌巨頭競爭的影響。這導致特斯拉獲得的研發支援和生產彈性降低。相較之下,如果特斯拉能夠建立自己的晶片生產設施,就能更掌控其晶片設計和製造流程。

建構穩健的半導體供應鏈,尤其是用於內部使用的供應鏈,其複雜性不容小覷。儘管投入巨資,像英特爾這樣的公司在實現其宏偉目標的過程中仍然面臨重重阻礙。以勇於挑戰雄心勃勃的計畫而聞名的伊隆馬斯克,很可能在半導體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因此,僅根據這位執行長的言論來評估特斯拉的晶片計劃,可能會低估其潛在影響。

閱讀更多關於此進展的信息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