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台積電對英特爾的潛在投資仍有很大不確定性。不過,分析師認為,支持美國半導體產業對台積電來說是一個更有利的機會。
優先考慮美國投資而非英特爾合作
最近,有傳言稱台積電可能投資英特爾,以支援美國晶片製造計畫。然而,台積電否認了這些說法,並表示並未尋求與英特爾建立任何合作夥伴關係或投資策略。這種說法凸顯了人們對台積電與英特爾之間任何潛在合作的疑慮。備受尊敬的分析師郭明池認為,台積電的重點應該放在加強在美國的投資上,並稱這種做法「遠勝於此」。
站在提升美國半導體電流的角度,台積電入股或匯合的效率,顯然不直接投入美國產能擴張。這是大概的事實,這就是為什麼台積電迄今沒有任何公司有入股或混合相關討論、並持續否認多次市場相關傳言的原因。https://t.co/bFsku1XCIU pic.twitter.com/ck8uRGriJ6
— 郭明錤(Ming-Chi Kuo) (@mingchikuo) September 29, 2025
多種因素表明,台積電與英特爾之間的潛在合併可能不會有成果。即使這種合作得以實現,背後的政治動機也可能存在。此外,分析師丹‧奈斯特德(Dan Nystedt)指出,台積電創始人張忠謀在回憶錄第二卷中提到了英特爾進軍晶圓代工領域的舉措。張忠謀在向英特爾致以良好祝愿的同時,也重申台積電的成功不應受到英特爾任何競爭舉措的損害,並指出客戶流失、價格競爭以及有利於英特爾作為本土晶圓代工廠的政策環境等潛在風險。
2/2 報道稱,台積電創始人張忠謀在其最近的回憶錄第二卷中談到了他與英特爾的特殊關係。英特爾是台積電的頂級客戶,現在是其代工競爭對手。張忠謀寫道:“我祝英特爾好運,但我希望這不會以犧牲……為代價。”
— 丹‧尼斯特 (@dnystedt) 2025 年 9 月 27 日
台積電和英特爾的管理理念、員工結構和技術願景各不相同,因此兩家公司的基本業務實踐不太可能整合。此外,隨著台積電著眼於拓展美國市場,與英特爾合作的挑戰可能會使其計畫更加複雜。透過增加對美國的投資,台積電將獲得許多好處,例如實現生產多元化、提升客戶信任度,以及在與英特爾和三星等同樣在美國市場爭奪影響力的競爭對手的競爭中佔據優勢。
截至目前,台積電已拒絕任何與英特爾合作的提議,且相關協議似乎尚未達成。然而,考慮到川普政府對英特爾業務的關注,以及台美之間半導體生產目前存在的不確定性,未來可能會出現意想不到的進展。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