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不構成投資建議。作者未持有文中提及的任何股票。
在最近一次面向矽谷特斯拉車主的演講中,馬斯克介紹了SpaceX雄心勃勃的「星際飛船」計畫的最新進展。該項目是目前全球正在建造的最大火箭。 SpaceX正在為第十次全端飛行做準備,並已為來年設定了關鍵目標,包括上面級的回收和軌道推進劑補給能力。實現這些里程碑對於大幅降低太空發射成本至關重要;然而,該公司計劃於2025年進行的「星際飛船」測試項目仍面臨持續挑戰。
伊隆馬斯克談論星際飛船的高“搞笑因素”
馬斯克在演講開場時就承認了開發星際飛船的艱鉅任務。他表示:「星際飛船在許多層面上都是一個瘋狂的計畫。」他強調,未來版本的星際飛船將擁有相當於土星五號月球火箭推力的2.5到3倍,而土星五號火箭被譽為有史以來最大的火箭。
馬斯克強調了星際飛船前所未有的強大動力,指出它將產生大約三倍的推力,而重量卻大約是其前身——美國宇航局阿波羅任務中使用的土星五號——的兩倍。馬斯克指出,該計畫最雄心勃勃的目標之一是實現完全快速的可重複使用,並將其歸類為「現存最艱鉅的工程挑戰之一」。人們對星際飛船最初的反應往往是懷疑,馬斯克回憶說,很多人“認為這是不可能的”,這導致了他所說的圍繞該項目的高度“搞笑因素”,觀眾們會嘲笑它的大膽。

談到星際飛船計畫目前面臨的挑戰,馬斯克認為隔熱罩是最重大的障礙,他表示:「我認為,解決隔熱罩問題可能是星際飛船剩下的最大挑戰。」飛船上面級由數千塊由 SpaceX 安全製造的隔熱罩瓦片加固,這些瓦片對於重返大氣層後仍然完好無損是必不可少的。
繼成功打造隔熱罩之後,SpaceX的下一個重要目標是確保上面級能夠安全著陸,並被創新的塔式裝置(通常被稱為「巨型金屬筷子」)接住。這種回收方法對於確保火箭的可重複使用性至關重要,因為在水面上著陸並非可行的解決方案。馬斯克樂觀地表示,首次回收可能在今年,或最遲在明年上半年進行。
一旦回收系統成功投入運行,SpaceX計劃進行進一步的改進,旨在確保太空船和助推器的可重複使用性,以及全面快速的周轉。這些改進對於降低單次飛行成本以及將每噸有效載荷成本降至低於獵鷹1號火箭至關重要,後者歷史上只能將半噸有效載荷送入軌道。
馬斯克強調,較低的發射成本將改變太空旅行的經濟格局,並表示將超過 100 噸的有效載荷送入軌道的成本可能比發射小得多的有效載荷(例如獵鷹 1 號所服務的有效載荷)的傳統成本更低。
星際飛船的另一個關鍵目標是開發太空加油能力,這對於星際任務和NASA的阿爾忒彌斯月球計畫都至關重要。馬斯克解釋說,加油過程(稱為「再填充」)最初將由兩艘星際飛船對接,以轉移推進劑,然後進入一個完全可操作的軌道推進劑庫。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