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隆馬斯克經常引發截然不同的評價;有人稱讚他是遠見卓識的先驅,也有人對他持懷疑態度,認為他不過是個老練的投機分子。無論觀點如何,不可否認的是,馬斯克已成為我們這個時代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因此,當他闡述自己對智慧型手機未來的看法時,所有利害關係人和消費者都應該認真傾聽。
伊隆馬斯克的願景:智慧型手機的轉型與人工智慧集成
伊隆馬斯克:「我沒在研發手機。但我可以告訴你我對未來發展方向的看法,那就是我們不會再有傳統意義上的手機了。我們所謂的手機,實際上是一個用於人工智能推理的邊緣節點,帶有一些無線電模組用於連接。本質上,你會擁有… pic.twitter.com/t0z28CVmKU
— Sawyer Merritt (@SawyerMerritt) 2025年10月31日
在最近一次做客喬·羅根的播客節目時,馬斯克詳細闡述了他關於未來智慧型手機的革命性理念:
「我們稱之為手機的設備,實際上是一個用於人工智慧推理的邊緣節點,配備一些無線電模組用於連接。本質上,伺服器端的人工智慧會與你設備上的人工智慧(也就是以前所說的手機)進行通信,並產生你想要的任何即時視訊。未來不會有作業系統或應用程式;它只是一個用於螢幕和音訊的設備,我們會盡可能地將人工智慧整合到這個設備中。」
概括馬斯克對智慧型手機發展趨勢的看法,我們可以總結以下幾個關鍵要素:
- 人工智慧代理將進行即時通信,類似於傳統的電話通話。
- 螢幕上顯示的內容將由人工智慧生成,包括用於虛擬會議的數位頭像。
- 不會有任何內建的應用程式或作業系統;相反,人工智慧會按需創建必要的實用程式。例如,如果需要導航,人工智慧資源可以立即產生使用者介面和後端支援。
- 這些設備(以前被稱為智慧型手機)將主要作為視聽內容消費的管道和人工智慧驅動資源的平台。
哲學基礎:柏拉圖的洞穴寓言

柏拉圖的寓言描述了被囚禁在洞穴中的人們,他們只能看到火光在牆上投射的影子,並誤以為那就是真實的世界。只有走出洞穴,他們才會意識到自己認知的限制。馬斯克的願景中也蘊含著類似的理念:我們或許會越來越依賴人工智慧生成的現實圖像。這可能催生人工智慧驅動的娛樂、透過數位虛擬形象進行的社交互動,甚至是人工智慧創作的音樂。
此外,此類技術還有可能小型化並與人類生物學結合,這或許預示著人工智慧奇點的到來,屆時人類感知將完全受通用人工智慧(AGI)的影響。馬斯克的Neuralink公司可能在這項變革中扮演關鍵角色。
巧合的是,馬斯克的觀點與OpenAI的創新計畫不謀而合。據報道,OpenAI正與著名設計師喬納森·艾維合作開發一款所謂的「蘋果殺手」設備。這款突破性設備的預期功能包括:
- 無螢幕、可攜式設計。
- 借助包括麥克風和攝影機在內的一系列感測器,增強了上下文感知能力。
- 在本地執行專門的 OpenAI 模型,並為更苛刻的運算需求提供雲端支援。
- 具備與現代智慧型手機類似的點對點通訊功能。
- 外形設計與傳統穿戴式裝置截然不同。
你認為人工智慧奇點的出現是不可避免的嗎?你對馬斯克關於智慧型手機未來的願景有何看法?歡迎在下方留言處分享你的見解。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