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intendo Switch 2:效能分析和規格
自從任天堂 Switch 2 的規格曝光以來,遊戲愛好者和業內專家對其性能表現與競爭對手的對比一直眾說紛紜。關鍵問題在於,這款新一代遊戲機究竟會與上一代索尼 PlayStation 4 還是目前的微軟 Xbox Series S 更加接近。
業界專家的見解
在最近與維塔士旗下子公司 Black Shamrock 技術總監 Eoin O’Grady 的討論中,我們收集了有關該主機效能的寶貴技術見解。 O’Grady 表示,Xbox Series S 上已針對每秒 60 幀 (FPS) 進行最佳化的遊戲應該能夠順利過渡到 Nintendo Switch 2。
圖形和處理能力比較
在比較 GPU 效能時,任天堂 Switch 2 略遜於 Xbox Series S,尤其是在手持操作時。然而,必須注意的是,Series S 並未使用 NVIDIA 的 DLSS 等技術,而 Switch 2 則支援這些技術。這一因素使得它們的 GPU 性能總體上持平。
在 CPU 效能方面,差異更為明顯。 Nintendo Switch 2 的 CPU 效能略高於 PlayStation 4,使其更接近索尼上一代產品。由於現代遊戲主要受 GPU 效能而非 CPU 效能的限制,因此這種差異的相關性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遊戲本身的設計和幀率目標。針對 Series S 上 60 FPS 優化的遊戲應該可以輕鬆移植到 Switch 2,而那些以 30 FPS 為目標且受 GPU 限制的遊戲也應該能夠很好地適應。然而,嚴重依賴複雜物理或高級動畫的遊戲可能難以實現穩定的幀率,並且可能需要在移植過程中進行額外的最佳化。
NVIDIA DLSS 的作用
Nintendo Switch 2 的一項主要效能提升是整合了 NVIDIA 的深度學習超級採樣 (DLSS)。我們詢問了目前遊戲中對 DLSS 的支援情況,O’Grady 對此給出了以下看法:
對於像《馬力歐賽車世界》和即將推出的《大金剛香蕉》這樣展現風格化視覺效果的遊戲來說,DLSS 可能並非必要。例如,《馬力歐賽車》的開發歷經數年,專注於初代 Switch,將藝術風格置於圖形保真度之上,因此無需 DLSS 即可實現 60 FPS 幀率。雖然像《Cyberpunk 2077》這樣的第三方遊戲利用 DLSS 實現了比 Xbox Series S 和 PS4 版本更出色的畫質提升,但許多其他遊戲也可以從這項技術中受益,但目前尚未實現。整合過程並非易事;DLSS 必須透過任天堂的 NVN2 圖形 API 運行,這可能會使移植過程變得複雜。這項額外要求可能會阻礙一些開發者在其初始版本中添加 DLSS。
社區參與
你有機會入手一台 Nintendo Switch 2 嗎?歡迎在下方留言處分享你的想法和體驗。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