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微軟工程師戴夫·普拉默(Dave Plummer)最近透過一段YouTube影片分享了他對Windows 11所受到的廣泛批評的看法。普拉默擁有多年參與Windows各種元件(包括MS-DOS和Windows NT)開發的經驗,他清楚闡述了舊用戶的不滿,並揭露了他們不滿背後的原因。
普拉默在他的分析中指出,Windows並非一夕之間就變質了;相反,它逐漸偏離了核心用戶的需求。他的評論引起了那些認為Windows 11越來越具有侵入性、偏離了其作為作業系統的根本目的的人們的強烈共鳴。
了解 Windows 11 的強烈反對
用戶對Windows 11不滿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微軟大力推廣自家產品。這項決定引發了人們的質疑:儘管批評聲浪日益高漲,微軟為何還要繼續激怒其忠實用戶群?
正如YouTube影片中所討論的,普拉默回顧了過去二十年來為使Windows系統能夠被盡可能多的用戶使用所做的努力。其目標是確保即使是技術水平最低的用戶也能接受該作業系統,從而促進銷售。
然而,這種對普通用戶的關注疏遠了那些在推動 Windows 成功方面發揮關鍵作用的高級用戶:
「在鮑爾默時代,人們高喊著『開發者,開發者’,因為Windows最需要的莫過於一個應用生態系統。現在,任務已經完成,開發棧穩固,工具完善,WSL也已存在,該平台能夠很好地服務於全球軟體。所以今天,真正應該喊的是『高級用戶,高級用戶』,因為他們決定著基調。」
對許多人來說,Windows 既沒有 macOS 的魅力,也沒有 Linux 的彈性。當高級用戶感到自身價值被低估時,他們往往會尋求其他替代方案,這也會帶動新手效仿。
轉變始於 Windows 10
向「Windows即服務」模式的過渡始於Windows 10,這標誌著使用者從傳統的軟體購買模式轉變為持續更新的系統。這項轉變也為微軟開闢了新的收入來源。

與以往用戶一次付費即可使用軟體直至選擇升級的模式不同,Windows 10 引入了持續免費更新的新模式。 2013 年,蘋果也推出了類似的免費升級模式,並透過其生態系統增強了用戶忠誠度。
當時,Linux 作為免費的替代方案也蓬勃發展。感受到來自競爭對手的壓力,微軟在薩蒂亞·納德拉的領導下開始調整其獲利策略。為了方便用戶從不太受歡迎的 Windows 8 過渡,Windows 10 被免費提供。

這項策略旨在將使用者統一到 Windows 10 系統下,同時引導他們使用微軟的雲端服務和訂閱產品,例如 Office 365 和 Azure。 Windows 10 最終淪為收集用戶資料的管道,其目的是根據真實的使用模式改進功能。然而,這種資料收集行為引發了用戶的隱私擔憂,他們感覺自己正在成為產品的一部分。
儘管微軟努力將 Windows 10 定位為最後一個版本,但隨後又發布了 Windows 11,引入了更嚴格的系統要求,導致許多舊電腦無法升級。雖然使用者可以繞過這些限制,但困擾 Windows 10 的根本問題仍然存在,而且在許多情況下,這些問題在 Windows 11 中更加嚴重。
Windows 11 作為通往微軟生態系統的門戶
Windows 11 是用戶進入微軟龐大的雲端服務、訂閱服務、企業工具和人工智慧解決方案生態系統的入口。這種轉變無疑對使用者體驗產生了影響。
儘管Windows仍然透過OEM授權和直接銷售獲得收入,但該平台的重點已轉向在每次互動中引導用戶使用微軟服務。例如,「開始」功能表中會出現「建議」的Microsoft 365應用,「設定」應用程式也會經常提醒用戶註冊OneDrive。本地搜尋結果也常出現Bing搜尋結果,明顯顯示微軟有意引導使用者使用其產品。
“當作業系統在你明確選擇了一個瀏覽器之後,建議你切換到另一個瀏覽器時,這不是引導用戶,而是不尊重用戶。 ”
這種持續不斷的推播可能會令人沮喪,即使是對那些欣賞Edge等新服務功能的用戶也是如此。儘管Edge的效能有所提升,但用戶仍會遇到大量的廣告和促銷訊息,這往往會影響他們的使用體驗。

新用戶常常被鋪天蓋地的推廣內容淹沒,感到不知所措,並對預設設定嗤之以鼻。而那些已經熟練這些功能的資深用戶,也越來越難以向他人推薦Windows。
微軟這種做法背後的原因
雖然有些人可能會將微軟大力推廣其產品視為增加收入的策略,但這引發了人們對該公司對用戶回饋的回應能力的擔憂。
在這個厭惡空白的世界裡,你的桌面是最後一塊尚未被商業化的空間。
普拉默指出,微軟的產品經理往往將單一產品的效能置於公司整體目標之上。這種分散化會導致使用者體驗脫節,激進的行銷策略掩蓋了潛在的改進空間。
微軟沒有以吸引人的方式展示產品,而是用鋪天蓋地的促銷訊息轟炸用戶,造成資訊過載,分散了用戶對滿意度的關注。正如普拉默所指出的,“一個擁有十億用戶的平台應該教授新功能,但我們已經越過了界限,操作系統感覺就像是他們所有其他產品的銷售渠道。 ”
戴夫·普拉默主張進行哪些變革?
普拉默主張引入真正的“專業模式”,明確區分高級用戶。這將使用戶能夠在不被不必要功能所累贅的情況下存取進階設定。他設想的模式包括:簡化的設定介面、用於記錄遙測資料的隱私帳本,以及針對更新失敗的即時回溯選項。
此外,他還建議在核心模式和使用者模式之間劃清界限,以確保關鍵功能不會在必要時被放置在內核中。
Windows 11 是否有可能進行徹底的改版?
隨著 Windows 10 即將停止支援,微軟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需要讓 Windows 11 更具吸引力,尤其是在即將推出的低價 MacBook 等裝置帶來競爭的情況下。
然而,能否實現顯著改善仍存疑。目前售價199.99美元的Windows 11專業版等產品可能無法滿足進階使用者的需求。
儘管面臨諸多挑戰,普拉默的觀點依然保持客觀中立,他肯定了Windows作業系統的堅實基礎。他強調了其核心的強大功能、無與倫比的驅動程式支援以及強大的企業級特性。然而,人們普遍認為其不足之處在於使用者介面和使用者體驗。
“所以,Windows 很糟糕嗎?只有當它忘記自己是為誰服務的時候才會這樣。”
歸根究底,微軟要重獲用戶信任,就必須積極改善行銷策略,提升用戶體驗。透過採納普拉默的建議,他們或許能夠再次激發核心用戶的忠誠度,從而帶來更多推薦和更積極的客戶群。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