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國際5奈米晶圓良率預估達60-70%,標誌著7奈米以下量產邁入關鍵里程碑,但各方觀點不一

中芯國際5奈米晶圓良率預估達60-70%,標誌著7奈米以下量產邁入關鍵里程碑,但各方觀點不一

中芯國際採用7奈米製程生產的麒麟9000S在半導體領域掀起了波瀾,彰顯了中國致力於縮小與美國技術差距的決心。儘管去年的報導顯示中芯國際即將實現5奈米製程,但華為最先進的系統級晶片(SoC)尚未從較舊的7奈米光刻技術過渡。然而,新的說法顯示這種情況可能很快就會改變,因為據報導道中芯國際5奈米製程的良率在60%至70%之間。然而,這些數據仍飽受質疑,令業界充滿期待。

最新傳聞:中芯國際 5nm 產量與三星 3nm GAA 技術相比

這項猜測是由微博上一位名為「Fixed Focus Digital」的爆料人引發的,他聲稱中芯國際的良率指標標誌著中國晶圓製造能力的關鍵性轉變。據稱,這些良率與三星自主研發的3奈米GAA製程相當,該製程為Galaxy Z Flip 7中的Exynos 2500晶片提供支援。然而,外界對此反應不一,有些人強烈質疑這些說法。

@Jukanlosreve提出了一個值得注意的質疑,他與一位中國保密消息人士進行了交流。在此次討論中,他暗示 Fixed Focus Digital 的斷言可能毫無根據。值得注意的是,@Jukanlosreve 先前曾表示,中芯國際正致力於在 2025 年前完成其 5 奈米半導體製程的開發,但他預測,由於依賴較舊的深紫外線 (DUV) 設備,而非較新的極紫外線 (EUV) 技術(該技術對於在此類尺寸上實現成本

中芯國際5nm產能
這些數字確實好得令人難以置信

鑑於中芯國際實現5奈米量產的時間表,對傳聞良率數據的質疑並非毫無道理。此外,搭載鴻蒙OS筆記型電腦的華為X90目前採用的是中芯國際的7奈米製程。雖然70%的良率通常有利於商業成功,但謹慎對待Fixed Focus Digital的說法仍是明智之舉,尤其是在中芯國際尚未展示出足以支撐其說法的大量產量的情況下。

令人鼓舞的是,有報告顯示,中國正在測試其自主研發的EUV光刻機,預計在2025年第三季開始試生產。與華為關係密切的矽開瑞公司已成功獲得28億美元的融資,將與阿斯麥(ASML)競爭,提供國產EUV光刻機。因此,即使中芯國際在自主生產5奈米晶片方面面臨障礙,他們仍有可能利用第三方技術實現更先進的晶圓生產,但前提是這些供應商能夠取得成功。

新聞來源:Fixed Focus Digital

來源和圖片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