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鑑於全球貿易緊張局勢不斷升級,特別是持續的“關稅戰”,中國半導體產業協會(CSIA)對其晶片進口政策進行了重大更新。該修正案規定對從台灣進口的晶片免關稅,這可能對半導體供應鏈產生廣泛影響。
中國戰略舉措:免非美國晶片進口高額關稅
中國正積極尋求透過最近的政策變化來加強其國內半導體供應鏈。根據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透過中國媒體)的緊急公告,中國現在將確定晶片產品的“原產國”,特別是針對未封裝的半導體。值得注意的是,這一轉變使得依賴美國以外晶片製造商的公司可以享受高達 125% 的潛在關稅豁免,從而為採購創造了有利的環境。
此次修改後的晶片政策不僅凸顯了中國在全球供應鏈中發揮影響力的雄心,而且還鼓勵外國公司在中國境內維持並可能擴大生產業務。 NVIDIA、AMD 和 Apple 等知名科技巨頭主要從台灣採購半導體,貿易不確定性帶來的壓力可能會減輕。關稅豁免簡化了晶片採購物流,對他們在中國的營運策略產生了重大影響。

CSIA 新政策的另一個關鍵方面是它有可能削弱美國晶片製造商在全球貿易動態中的作用。隨著焦點轉向晶圓製造設施的位置,依賴美國供應商的中國公司可能需要重新評估其供應鏈,以避免受到新關稅的影響。這種情況使英特爾和格芯等美國大公司在適應不斷變化的國際貿易法時面臨挑戰。
現在的關鍵問題是企業是否被迫對其供應鏈做出策略性選擇。中國最新的政策變化表明其有意將生產能力保留在國內,凸顯了持續存在的貿易複雜性的現實,以及 NVIDIA 和 Apple 等公司製定果斷運營規劃的必要性。
發佈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