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型光刻機達到 ASML 高數值孔徑 EUV 精度,但僅限於研究用途,無法量產

中國新型光刻機達到 ASML 高數值孔徑 EUV 精度,但僅限於研究用途,無法量產

中國在晶片製造領域的進步正受到關注,尤其是在中國開發出第一台用於商業用途的電子束微影設備之後。

中國首創的電子束光刻機:在限制中向前邁進

在光刻技術領域,中國歷來落後於西方,主要原因是無法取得阿斯麥(ASML)的先進設備,這是生產高階半導體晶片的關鍵障礙。儘管如此,一些中國公司仍在積極努力將極紫外線(EUV)技術引入市場。浙江大學的研究人員取得了一項顯著的成就,他們成功設計出一台利用電子束雕刻半導體晶圓的光刻機(透過SCMP)。

這台名為「曦之」的新設備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儘管它目前的性能尚無法與ASML的高數值孔徑EUV系統相媲美。電子束微影(EBL)設備目前受美國出口法規的管制,因此這項成就對中國國內晶片產業至關重要。雖然該設備可以達到0.6奈米的精度,與ASML的先進技術相當,但其吞吐量是一個主要缺陷。 EBL採用逐點寫入方法,這意味著生產單一晶圓可能需要數小時,這嚴重限制了其量產效率。

三星將於下個季度收購首台高數值孔徑 EUV 微影機,預計 2025 年底將實現商業化應用 1
圖片來源:ASML

中國的大部分標準晶片生產仍然依賴深紫外線 (DUV) 設備。 EBL 設備的引進可望縮小中國企業與西方同行之間的研發差距,從而打造出先進的晶片原型。然而,這種方法能否持續進行大規模生產仍值得懷疑。

儘管中國在半導體技術方面落後美國多年,但進步顯而易見,差距正在逐漸縮小。 EBL 對中國在全球晶片市場崛起雄心的未來影響,值得關注。

來源和圖片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