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重要的蘋果供應商考慮將 iPhone 及其產品生產轉移到美國,以緩解關稅引發的貿易中斷

一家重要的蘋果供應商考慮將 iPhone 及其產品生產轉移到美國,以緩解關稅引發的貿易中斷

由於蘋果的全系列產品嚴重依賴進口,因此面臨巨大的挑戰。該公司必須謹慎應對這些障礙,尤其是考慮到最近實施的關稅。有報導稱,蘋果選擇不將其生產設施遷至美國,這項決定可能會產生巨額成本。儘管如此,蘋果的著名供應商立訊精密正在考慮將部分生產轉移到美國,以應對川普政府新制定的進口關稅。

立訊精密為因應美國關稅可能採取的舉措

路透社最近的一篇文章透露,鑑於新的進口稅,蘋果的重要供應商立訊精密正在評估將部分製造業務轉移到美國的可行性。這些關稅於今日生效,對中國出口到美國的商品徵收高達 54% 的關稅。根據路透社報道,立訊精密董事長王來春在與分析師的電話會議中分享了這些進展。

對於那些不熟悉的人來說,Luxshare 在生產 Apple 的高階裝置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包括高階 iPhone、AirPods、Apple Watch 型號和 Vision Pro。儘管面臨新實施關稅的壓力,但王先生表示,由於對美出口量較低,立訊精密將受到有限的直接財務影響。不過,該公司正在積極研究長期投資策略,以減輕任何潛在的貿易幹擾。她在聲明中強調,雖然部分業務仍將在中國繼續進行,但公司也在評估在全球各地,尤其是美國建立工廠的可能性。

她評論道:“該公司需要一年到一年半的時間在已有工廠的地方建設並啟動一條新生產線。”

當被問及關稅是否會由供應鏈企業和最終消費者分攤時,王回答:

“到目前為止,所有硬體製造商都不承擔關稅或物流倉儲費用……從來沒有發生過這樣的事情,我認為未來也會如此。”

不過,她承認消費者可能會因為關稅而要求降低價格,並表示:“客戶一直在與供應商合作,以提高競爭力。”

立訊精密對擴張並不陌生;該公司目前在馬來西亞、泰國、越南、墨西哥和美國開展業務,但其在美國製造的能力仍然相當有限,這引發了人們對潛在貿易中斷的擔憂。雖然立訊精密尚未透露其擬議的美國擴張計劃的具體時間或地點,但王先生提到,在公司已有業務的國家建立新的生產線通常需要 12 到 18 個月的時間。因此,如果他們繼續執行計劃,未來發展的時間表將變得更加清晰。我們將繼續密切關注此事,以獲取最新消息。

來源和圖片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