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童物語:菲亞與奇妙學院》評論-平庸的體驗

《魔童物語:菲亞與奇妙學院》評論-平庸的體驗

重現傳奇:近距離觀察《魔童物語:菲亞與奇妙學院》

看到各大公司大膽復興經典遊戲系列,令人耳目一新。即使新遊戲並非開創性的,也常常能重新點燃人們對懷舊作品的熱情。《魔道物語》是 Compile 出品的一部深受喜愛的系列遊戲,遊戲中的角色來自世嘉的Puyo Puyo世界,例如 Arle 和 Carbuncle,他們踏上了令人興奮的地下城冒險之旅。直到最近,2025 年之前唯一一部在地化發行的遊戲是《魔法傳奇:咖哩大神的詛咒》。然而,粉絲們現在可以享受《魔道物語:菲亞與奇妙學院》了,這是一部在全球發行的最新作品。雖然它確實提供了一些娛樂性,但它在roguelike 不可思議的地下城類型中並不是傑出的作品。

前提:通往魔法卓越的旅程

故事圍繞著菲婭展開,她收到了久負盛名的古代魔法學院的邀請,與同伴卡邦克爾一起,帶著祖母珍藏的魔法書,踏上了成為強大魔法師的征程。儘管菲婭遲到了,校長還是允許她入學,作為特殊評估的一部分。卡邦克爾的滑稽舉動讓菲婭和她的同學們陷入了各種惡作劇,事情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她們在教員裡的密切關注下,被貼上了“問題班級”的標籤。她們的挑戰是什麼?她們要學習知識,探索地下城,並向更嚴厲的羅斯瑪麗教授證明自己的價值。

遊戲機制:視覺小說與 Roguelike 的融合

《魔道物語:菲亞與奇妙學院》的一大獨特之處在於其遊戲玩法。遊戲摒棄了傳統的roguelike結構,融入了視覺小說元素。玩家可以透過各種「課程」進行學習,這些課程包括簡短的魔法概念課程以及通往地下城探索的任務。完成這些任務可以解鎖菲婭魔法書中的新魔法,並增強她的魔法庫。此外,菲婭還可以選擇各種魔法師職業,並可以在校長辦公室進行升級,在那裡她可以調整自己的角色或參加晉升考試來提升自己的能力。除了學習之外,玩家還可以參與園藝、釣魚和烹飪等輕度手工活動,豐富遊戲世界。

學院生活:好壞參半

雖然菲亞和她的同學——艾斯卡、莉娜、托托和威爾——之間的互動能帶來引人入勝的瞬間,但學院裡的設定有時卻顯得過於拖沓。節奏明顯緩慢,可能會影響整體的趣味性。遊戲節奏並非舒適有序,反而常顯得吃力,菲婭遲緩的動作更是加劇了沉悶感。比賽之類的活動或許能帶來一絲興奮,但往往令人失望。此外,遊戲中對《魔法風雲》系列的引用,包括助藤達拉和骷髏T等角色的出現,增添了懷舊的魅力,但更多這樣的關聯或許能讓遊戲變得更好。

地牢探索
圖片來自 Idea Factory International
遊戲機制
遊戲評論

地下城探索:錯失良機

當玩家最終踏入迷宮時,《魔童物語:菲亞與奇妙學院》似乎力求創新。然而,這種雄心壯誌有時會帶來缺乏刺激的簡陋體驗。迷宮佈局簡單,缺乏真正的不可思議迷宮作品中常見的探索深度,因為玩家通常受清晰的方向指引引導,使得探險之旅顯得短暫,缺乏危險或挑戰性。雖然玩家偶爾會遇到陷阱或簡單的謎題,但這些元素缺乏真正的難度。由於沒有經典的回合製移動方式(敵人會根據玩家的動作做出反應),戰鬥動態發生了顯著變化。

戰鬥系統:有待改進

《魔物語》的戰鬥系統可以說是其最雄心勃勃卻又最不穩定的功能。玩家可以組成最多三名角色的小隊,包括菲婭,在有限的空間內與敵人進行即時戰鬥。螢幕頂部的時間軸指示了行動的順序,這是一個實用的附加功能,但卻因敵人設計的重複而受到限制。玩家需要掌握攻擊和法術的攻擊範圍——用劍進行物理攻擊相對簡單,但法術需要在範圍攻擊範圍內精準施放,這可能會讓人感到沮喪,尤其是在敵人不斷移動的情況下,連擊的時機和協調性會變得非常複雜。

戰鬥場景
遊戲互動
戰鬥細節

最後的想法:混合體驗

儘管《魔道物語:菲亞與奇妙學院》存在一些缺陷,我還是很喜歡它。角色們很討喜,roguelike 的遊戲模式也吸引像我這樣的粉絲。然而,遊戲節奏緩慢,戰鬥機制繁瑣,影響了整體體驗,地下城探索也未能像其他遊戲那樣激發玩家的熱情。如果推出續作,它有望在此框架的基礎上進行改進,完善玩法,加快敘事節奏,並提升戰鬥體驗,使其更接近《魔法傳奇》等熱門作品。目前的遊戲版本對於 roguelike 類型的老玩家來說可能過於簡單和繁瑣,而對於新手來說,則可能感覺節奏太慢,手感不夠好。

《魔童物語:菲亞與奇妙學院》現已在 Nintendo Switch、PlayStation 4 和 PlayStation 5 上推出。

來源和圖片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