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進擊的巨人》以生存與意識形態衝突交織的敘事,展現了勝利往往伴隨著巨大的犧牲。在四季的長河中,觀眾見證了城市的淪陷、戰友的逝去,以及顛覆整個信仰體系的真相的揭開。在這場混亂中,有些角色超越了他們作為倖存者或戰士的角色,成為了真正的英雄。
有趣的是,這些英雄並非擊殺泰坦次數最多,也未必擁有最華麗的外表。他們中的許多人被忽視或面臨質疑,但在最危急的時刻,他們做出了別人無法做出的選擇。讓我們來深入了解那些不僅為了生存而戰,更是為了更崇高的目標而戰的英雄們。
8.基斯‧沙迪斯
“你們已經成長為優秀的士兵”

基斯·沙迪斯或許並非系列中最耀眼的角色;他既沒有與巨人戰鬥的天賦,也沒有在聚光燈下指揮行動。相反,作為前調查兵團團長和訓練兵團總教官,他為未來奠定了至關重要的基礎。他的重點並非個人榮耀,而是為下一代做好應對殘酷現實的準備。
沙迪斯放棄了個人偉業的夢想,意識到真正的榮譽在於幫助像艾倫、三笠和阿明這樣的人,獲得堅韌不拔的毅力。他在第四季第二部分與西奧·馬加特聯手摧毀了一列載有援軍的列車,這一重大犧牲卻鮮為人知。然而,如果沒有他的行動,最後的戰鬥或許永遠不會發生。這體現了一位真正英雄的本質:為了正義而無私奉獻,儘管常常默默無聞。
7.法爾科‧格萊斯
“繼承了比巨人更多東西的男孩”

法爾科·格萊斯最初看似一位意想不到的英雄——一個被拋入無情的馬利世界的富有同情心的男孩,卻在這個旨在將孩子們變成泰坦變形者的殘酷體制中,展現出善良的一面。他抵抗住了讓自己變得冷酷無情的誘惑,在混亂中保持著同情心。
即使在盟友不斷變動之際,法爾科也始終肩負著保護身邊之人的責任,在加比憤怒時悉心照料,並在利貝利歐之戰中護佑他人。在從波魯克·加利亞德手中繼承了「顎巨人」之後,他依然保持著這份基本的同理心。
當他接觸到吉克的脊髓液並發生轉變時,發生了令人震驚的轉折,法爾科獲得了獨特的飛行能力,這是《最終季》第三部分中的一項關鍵資產,在協助聯盟對抗艾倫的行動中發揮了關鍵作用。
6.埃爾文史密斯
“他將人類的未來投入火中”

艾爾文史密斯的影響力並非在於他擊敗的巨人數量,而是在於他為無數人注入的希望。身為調查兵團第十三任司令,他展現了卓越的戰略才能,同時也承受著麾下所有逝去生命的沉重負擔。
他的願景超越了單純的生存;他被對知識的追求所驅動,相信人類有權揭開關於泰坦和外部世界的真相。這種信念驅使他在第三季第二部分中率領對野獸泰坦的致命衝鋒,不僅是為了勝利,也是為了給利威爾創造機會,因為他知道他們的犧牲將為後代鋪平道路。
即使在生命即將走到盡頭時,埃爾文仍在反思,他的探索是否值得犧牲如此多的生命。最終,他犧牲了一切,只為確保其他人不僅能繼承一個世界,還能了解其中的真相。他的離世不僅令人悲傷,更意義深遠。
5.漢格·佐伊
“我會留下來”

最初,漢吉的性格以對泰坦星研究的熱情為驅動,性格古怪,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古怪轉化為對生命價值的堅定追求。艾爾文死後,漢吉接任調查兵團第十四任團長,在複雜的倫理困境中摸索前行,從與馬萊人結盟到對抗艾倫,同時還要防止帕拉迪島發生內亂。
在最終季第三部分中,漢吉獨自面對即將降臨的城牆巨人,為聯盟爭取時間。他面帶微笑,無私奉獻,象徵他們為事業貢獻力量、守護戰友未來的奉獻精神。劇中很少有人物的離別能像漢吉的離別一樣引起如此深刻的共鳴,他從一個謙遜的研究員蛻變為一位高尚而犧牲的人物。
4.萊維·阿克曼
“人類最堅強的依靠”

利威爾·阿克曼的旅程充滿了無情的掙扎與失落。他從地下深處崛起,成為調查兵團中最令人敬畏的士兵。然而,真正定義他性格的是他面對接連不斷的悲劇時所展現出的堅韌。
目睹了弗蘭、伊莎貝爾、佩特拉、奧洛、艾爾文和漢吉等眾多摯愛戰友的犧牲,利威爾依然繼續戰鬥,默默承受著失去的痛苦。他的關鍵時刻是,他數次險些擊敗獸之巨人吉克——這象徵著他為逝去的人們不懈地追尋正義的決心。
即使在劇集結尾,勒夫仍在與身體和情感上的創傷作鬥爭,他仍然堅定地決心採取正義行動,體現了真正的英雄主義精神,而不需要為他的犧牲獲得讚譽。
3.格里沙·耶格爾
《傳承未來的人》

格里沙·耶格爾常被人們誤解;起初人們認為他疏忽大意或狂熱,但他性格的複雜性揭示了他是一位關鍵人物。作為艾倫·克魯格傳下來的進擊的巨人的持有者,他潛入帕拉迪島,明知這會危及他的兒子。
他的英雄氣概在於他遠見卓識,敢於直面黯淡的未來,努力為艾倫及其族人爭取更好的發展。即使在「路徑」領域,他也懇求澤克阻止艾倫走向毀滅之路,這體現了一位父親意識到自己對後代權力有限時的悲劇。格里沙的多重身分──父親、反抗者、命運的傀儡──在充滿危機的敘事中,展現出一種精髓的英雄氣概。
2.三笠·阿克曼
“愛艾倫到最後的人”

三笠·阿克曼對艾倫堅定不移的愛是她最顯著的特徵,但這並沒有讓她忽視艾倫行為的後果。作為帕拉迪島家族的最後一位倖存者,她擁有非凡的戰鬥技能,但她真正的英雄氣概源於她願意將大局利益置於個人感受之上。
在《最終季第三部》中,當三笠面臨阻止艾倫的現實時,她內心充滿了痛苦,她決定為了和平而犧牲自己的朋友。這個選擇意味著她拋棄了自己長期以來一直守護的人。
她最後那令人心酸的舉動——用一個吻斬下艾倫的頭顱,並將他的頭埋在他們過去摯愛的那棵大樹下——象徵著深深的愛與心痛,濃縮了她人生旅程的悲劇與高尚。
1.阿明·阿勒特
“長矛刺穿後依然堅強的心”

阿明·阿爾勒特並非典型的威風凜凜的士兵;他既缺乏利威爾的體魄,也缺乏三笠的精湛技藝。然而,他擁有一種罕見的天賦:遠見卓識。他憧憬著一個沒有衝突的世界,能夠超越壓迫的藩籬,即使其他人陷入絕望,他依然堅守著這份信念。
他對自由與海洋的夢想給予人們希望,並激發了關鍵的對話,最終擊退了仇恨的浪潮。阿明透過傳達令人難以接受的真相,在復仇面前倡導仁慈,從而拯救了生命。值得注意的是,在他與艾倫的最終對決中,他選擇了同情而非仇恨。
在系列中最感人肺腑的對話之一中,阿明質問艾倫,為何選擇這條毀滅之路。艾倫一向被認為情感冷漠,卻崩潰了,承認了自己的恐懼和悔恨。阿明即使在承受巨大痛苦時也能給予寬恕,這反映了人與人之間連結與理解的精髓。
歸根結底,阿明最大的力量不是超大型巨人的力量,而是即使在經歷了難以想像的悲劇之後,他仍然將艾倫視為朋友。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