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開寶可夢好友謎題:評論
如果您是社群媒體愛好者,您可能已經注意到各種為行動裝置設計的輕邏輯、解謎和動作遊戲的廣告。這些遊戲通常聲稱挑戰玩家的空間感知、推理能力和模式識別能力。來看看任天堂、Wonderfy 和 The Pokemon Works 的最新作品《Pokemon Friends》。這款遊戲讓人聯想到許多手機遊戲合集,但其獨特的遊戲玩法卻獨樹一幟。
前提:製作 Amigurumi 時解開紗線
在《寶可夢朋友》中,玩家將扮演擅長製作可愛寶可夢毛絨玩具的角色。冒險始於主角抵達「思考鎮」時,卻發現他們的毛線在旅途中纏結了。遊戲的主要目標是在寶可夢的幫助下解開謎題,解開這些纏結的毛線,並收集足夠的材料——例如毛球、毛錐和毛線團——來繼續製作這些珍貴的毛絨玩具。成功解開謎題後,你可以諮詢當地居民,了解他們想要哪些毛絨玩具,並在途中解鎖其他任務和日曆印章來賺取積分。
值得遵循的慣例
與寶可夢好友互動的關鍵在於養成規律。玩家首先要載入遊戲,並完成三個隨機迷你遊戲來解開毛線。每個環節都會帶來不同的挑戰,隨著遊戲的進行,難度會逐漸提升。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任務將獎勵玩家毛線,毛線可以用來製作機器。透過持續玩遊戲或在日常迷你遊戲中取得優異成績,你可以製作多個毛絨玩具或獲得高品質的毛線。好友任務也是一個令人興奮的功能,完成這些任務可以解鎖角色的飾品或滿足特定的玩具需求。
充滿挑戰又迷人的謎題
在眾多迷你遊戲中,第二個DLC包中的「印章滾動」因其難度遞增而脫穎而出,需要玩家快速思考,找到滾動方塊上的印章。另一個有趣的謎題是「別吵醒耿鬼」,玩家需要策略性地放置燈籠來照亮螢幕,同時避開沉睡的耿鬼。其他謎題,例如「Wooloo的回家之路」和「Tinkatuff隧道」,則著重運用空間感知,並儘量減少移動次數以獲得最佳效果。當玩家聚集不同類型的寶可夢來覆蓋不同的區域時,遊戲的亮點就凸顯出來,這不僅增加了遊戲的複雜性,也讓追求高效速通的任務變得引人入勝。



需要改進的地方
雖然許多謎題以其引人入勝的挑戰吸引玩家,但有些謎題卻顯得乏味甚至過於簡單。例如,「尋找Froakie」只涉及基本的計數和旋轉,而「閃耀櫻桃圈」和「動作:洗澡時間」則幾乎完全相同,依靠操縱傾斜的方塊來與多個寶可夢互動。「棘手三角形」和「正方形解謎」等挑戰也過於重複,隨著關卡推進缺乏新鮮感。
客製化及其缺點
雖然提供了自訂功能,但目前為止我並沒有特別興奮。《寶可夢:好友》本質上把毛絨玩具當作了好友任務所需的商品。透過製作玩具來獲得角色的過程存在一定的隨機性,這可能會導致玩家需要某個特定的毛絨玩具,但幾天都沒出現,這很令人沮喪。這迫使玩家囤積玩具而不是展示它們,隨著時間的推移,玩家對自訂的熱情往往會逐漸降低。
底線:有趣、簡單的體驗
隨著我不斷遊玩《寶可夢朋友》,並探索更高難度,我發現每次遊玩的樂趣都與日俱增。遊戲的簡潔性令人著迷,儘管有些謎題偏離了系列的核心主題。最佳體驗通常依賴掌機模式,需要在觸控螢幕和標準操控之間取得平衡,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總而言之,《寶可夢朋友》以輕鬆的節奏帶來快樂,使其成為一款非常適合日常休閒遊戲的遊戲。
目前,Pokemon Friends已在Nintendo Switch和行動平台上線。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