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洞騎士:絲之歌》中 7 個最糟糕的跑回排名

《空洞騎士:絲之歌》中 7 個最糟糕的跑回排名

儘管遊戲社群對《空洞騎士:絲歌》的優秀評價不絕於耳,但一些玩家仍然對一個重要的爭議點感到不滿:挑戰性的跑回Boss的路程感覺有些過長。這一點在粉絲群中引發了不同的意見,而且顯然缺乏一個普遍接受的方法來應對這些艱鉅的旅程。

有些玩家在這些嚴格的循環賽壓力下表現優異,樂於接受磨練技能和適應遊戲機制的機會。另一些玩家則喜歡無縫銜接的Boss戰,盡量減少干擾,將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戰鬥上。我個人認為,沒有哪一種方法可以完美地應對這些戰鬥。

儘管如此,不可否認的是,法魯姆的某些路線確實非常難打,容易讓人感到沮喪,尤其是對於那些仍在努力精通這些Boss的玩家來說。為了強調這一點,我整理了一份《空洞騎士:絲歌》中七個最不受歡迎的跑路路線列表,並進行了排名,供大家參考。

7 火焰之父

無敵的煩惱

火焰之父無疑是一位引人入勝的 Boss,它充分利用了黃蜂號流暢的移動機制。然而,我發現自己與鬼火叢林整體格格不入。雖然區域相對緊湊,跑路也不算特別長,但那些無情的敵人——尤其是追趕的火焰——讓整個旅程變得令人抓狂。

雖然我經常滿血到達 Boss 面前,但要做到這一點,需要謹慎的移動,才能躲避敵人彈頭的無情傷害,因為這些彈體的精準度令人擔憂。雖然這並非遊戲中最糟糕的逃跑體驗,但我的負面體驗卻格外突出,以至於它比其他那些與整體遊戲體驗完美融合的逃跑體驗遜色不少。

6 最後的審判者

被過度炒作卻又強烈

我戰勝了“最後審判者”,這讓我開始質疑大眾對這次回跑的普遍看法。在我看來,它並不像許多人認為的那樣,難度過高。唯一真正的挑戰來自於崔茲尼特敵人,它正好擋住了你的去路——在這次回跑中,崔茲尼特經常成為你的干擾源。

如果不是因為這個對手的位置安排得比較棘手,我可能會覺得跑回遊戲很有趣,因為它能有效地訓練玩家掌握平台跳躍機制。與「最後審判者」戰鬥所獲得的經驗非常寶貴,雖然「崔茲尼特」讓跑回遊戲充滿挑戰,但它遠非人們常說的噩夢。

5 野蠻獸蠅

乏味的旅程

我對在面對野蠻獸蠅之前跑回原地感到厭惡,而我個人對這個Boss本身的厭惡又加劇了這種厭惡,這讓整個旅程顯得更加乏味。即使你設法啟動了最近的長凳,你仍然會被過多的屏障擋在Boss競技場之外——那裡沒有任何有趣的東西,只是些填充內容而已。

如果這段旅程中能加入更多有趣的元素,我的挫折感或許會減輕。可惜的是,它充斥著單調的奔跑和跌倒,最終還要面對一個令人沮喪的 Boss 和同樣乏味的獎勵,這讓我決心在以後的遊戲中避免這種重複的奔跑。

4 斯卡爾辛格卡梅利塔

不必要的繞道

像對話或動畫這樣不可避免的流程只會在Boss戰前浪費寶貴的時間,這真是令人沮喪,而我在《Skarrsinger Karmelita》中就遇到了這種情況。誠然,這是遊戲中最精彩的戰鬥之一,但需要使用尼多林,跑到競技場,還要繞道而行,這無疑增加了不必要的延遲。

雖然我很欣賞遊戲的敘事背景,但我還是忍不住想起《空洞騎士》中那些夢境Boss的苦惱:玩家如果不經歷漫長的夢境序列,就無法輕鬆地重新挑戰。漫長的跑迴路線,加上距離最近的長椅較遠,可能需要調整裝備,讓應對​​這項嚴峻挑戰變得更加令人沮喪。

3 狂暴海螺

平台超載

卡拉克之沙的體驗引人入勝卻又令人沮喪,對於那些不擅長平台導航的玩家來說,這無疑是雪上加霜。這種掙扎在返回狂暴海螺的途中尤其明顯,在Boss戰前漫長的跑酷過程往往比戰鬥本身更具挑戰性。

雖然捷徑可以讓玩家繞過一些先前的步驟,但它並沒有從根本上改變玩家要走的距離;它只是改變了一條充滿環境危險和惡名昭彰的敵人的道路。我希望自己能更好地享受這個Boss,但令人不滿意的回程路線掩蓋了它的設計和吸引力。

2位 三葉草舞者

美麗而漫長

與我玩《Skarrsinger Karmelita》的經歷類似,與四葉草舞者的戰鬥隱藏在一系列棘手的障礙之後。玩家必須利用尼多林進入綠色王子的思維,在真正的戰鬥開始之前,需要進行一段漫長的跋涉。

這段旅程因真實的平台跳躍元素和前往Boss的途中遭遇敵人而變得更加刺激,使其成為遊戲中最令人精疲力竭(且耗時最長)的返程之一。雖然我很樂意頻繁重遊維爾達尼亞,但該區域樂趣與挑戰性之間的平衡總體上未能帶來令人滿意的體驗。

1 大格羅爾

朝聖者的終極挑戰

儘管我對膽汁水有著奇怪的喜愛,但《空洞騎士:絲歌》中唯一讓我真正感到沮喪的,是通往大格羅爾的回程。雖然其他回程路線可能令人困惑或過長,但這條路卻體現了令人沮喪的挑戰。

這是史上最長的跑酷路線,充滿了危險的環境、惱人的敵人和令人不快的平台挑戰。更糟的是,最近的長椅被設計得格外隱蔽,這無疑延長了玩家的挫折感。面對無情的敵人,再對付一個相較之下難以忍受的 Boss,這無疑會讓人精疲力竭,不愉快。

因此,我認為通往格羅爾的道路在我看來確實名副其實。從這裡開始,我或許會對其他的回程路線表示懷疑,但這條路感覺就像純粹為了煽動絕望而設計的。

來源和圖片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