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角色扮演遊戲的崛起趨勢:《灰燼與鋼鐵》一探
角色扮演遊戲 (RPG) 類型正經歷前所未有的熱潮,吸引前所未有的玩家。《博德之門 3》等重磅遊戲重新定義了遊戲格局,而《被污染的聖杯:失落的阿瓦隆》等小眾遊戲則致敬了《上古捲軸》等經典系列,當前的遊戲環境充滿了創新玩法和懷舊體驗的機會。
隆重介紹“灰燼與鋼鐵”
在這片充滿活力的土地上, Fire & Frost 的首部作品《灰燼與鋼鐵》旨在躋身當代角色扮演遊戲的行列,力求在傳承經典遊戲精髓的同時,提供現代化的增強功能。遊戲設計明顯地借鑒了哥德系列和《巫師》系列的早期作品,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然而,Fire & Frost 能否充分優化遊戲玩法,以吸引除了最忠實的角色扮演遊戲愛好者之外的更廣泛的受眾,仍有待觀察。

充滿活力的世界等待探索
從一開始,《灰燼與鋼鐵》就展現了引人入勝的遊戲世界觀。序章不僅扮演了教程的作用,也讓玩家沉浸在一個充滿活力、充滿真實感的非玩家角色(NPC)的環境中。這些NPC彼此互動,討論著各種各樣的話題,其中一些話題可能與主角特里斯坦的探索沒有直接關係,但卻為遊戲世界增添了深度。這種對細節的關注提升了整體的真實感。
被遺忘的土地延續了遊戲世界的豐富性,並透過豐富多彩的活動進一步增強。這些活動或許缺乏原創性,但卻成功地豐富了玩家體驗。遊戲融合了與角色扮演遊戲框架緊密相關的生存機制,創造出更具吸引力的遊戲循環。
挑戰與局限性
儘管《Of Ash and Steel》潛力巨大,但它仍面臨一些重大挑戰,可能會影響玩家體驗。其中一個明顯的缺點是遊戲的技術執行,它似乎大量借鑒了Piranha Bytes系列作品中常見的卡頓玩法。考慮到Fire & Frost開發團隊規模較小,或許也在意料之中。
此外,缺乏必要的生活品質功能,例如用於指示互動元素的物體高亮系統,也會導致任務執行過程中的挫折感。例如,早期一個涉及昆蟲滅絕的任務由於昆蟲與地面融合得太過緊密,導致能見度低。這迫使玩家不得不依靠運氣而非技巧來完成任務。雖然缺乏任務標記因其鼓勵探索而受到稱讚,但在實際操作中,它常常會因為NPC的指示不夠清晰而導致玩家感到困惑。
在另一個乏味的任務中,玩家必須撿起被丟到岩石上的工具,但模糊的指令帶來了不愉快的平台遊戲體驗,不精確的操作更是雪上加霜。此外,NPC 不會重複重要的對話提示,迫使玩家頻繁地查閱日誌來獲取信息,而這些信息往往不夠清晰。
展望未來
雖然《灰燼與鋼鐵》的測試版本遠非完美,但 Fire & Frost 的開發團隊仍擁有龐大的發展空間。遊戲框架的潛力顯而易見,只要進行適當的改進,它就能發展成一款引人入勝、引起玩家共鳴的遊戲體驗。
該遊戲目前正在為 PC 開發,具體發布日期尚未公佈。
發行商慷慨地提供了遊戲測試的早期訪問權限。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