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基於《天外世界2》正式發布前的初始版本,提供預覽。請注意,隨著正式發布日期的臨近,部分功能可能會有所改善。
身為角色扮演遊戲 (RPG) 的狂熱愛好者,我涉獵了各種類型的遊戲,包括第一人稱射擊遊戲、動作冒險遊戲,甚至是桌上遊戲。當黑曜石邀請我體驗他們即將推出的遊戲的一部分時,我的興奮之情溢於言表。我自然而然地抓住了這個機會,深入研究了這款遊戲,看看它的表現如何。
《天外世界2》預定初代發售五年後發行,它力求在保留前作成功元素的同時,提升遊戲體驗。我的短暫試玩體驗表明,黑曜石正在穩步實現這些目標。
角色客製化與序章探索
在遊戲過程中,我有機會體驗序章,這允許我進行全面的角色創建。在這個過程中,我可以選擇角色的物理屬性、背景、初始技能,甚至可以選擇弱點——這個元素我稍後會詳細介紹。序章的遊戲長度約為一小時,但我選擇多次遊玩不同的角色,以體會技能選擇、對話選項和遊戲內決策所帶來的各種動態變化。
全新設定和獨特主角
這部續作將玩家帶入銀河系的全新領域。這一次,我們的主角來自地球理事會,擔任指揮官。在打造出一位魅力十足的士兵角色後,我從六種截然不同的背景中進行選擇,每個背景都會改變遊戲角色與我的互動方式。 「前罪犯」和「賭徒」等選項增添了層次豐富的細節,而我個人最喜歡的「流浪漢」則營造出一個有趣的背景,講述了一位意外成為英雄卻對正在發生的事件感到困惑的故事。
特質和戰鬥機制
接下來,我選擇了個人特質,以便為我的遊戲增添正面屬性。這些特質包括強壯、幸運和溫文爾雅,每個特質都會影響我的技能。然而,選擇這些特質需要平衡,因為選擇兩個有益特質的同時也會附加一個負面特質。這種策略性選擇確保並非所有場景都完美無缺,從而增加了遊戲機制的深度。
採用多樣化方法完成具有挑戰性的任務
劇情盡量避免劇透,圍繞著地球理事會對一系列與「跳躍驅動器」相關的災難性事件的調查。最初,我加入小隊是為了執行一項秘密任務,每位隊員都有獨特的動機和視角,體現了他們對理事會的忠誠。
奈爾斯這個角色在我們互動的過程中很快就變得容易受影響。我的對話選擇可能會改變他的態度,並最終影響他在後續戰役中的行動。既然他已經確認成為我的同伴,我迫不及待想看看我們的關係在遊戲過程中會如何發展。
流暢的遊戲體驗與第三人稱視角
遊戲流暢度顯而易見,靈敏的動畫增強了潛行、跳躍和近戰等動作的體驗。值得注意的是,續作引入了第三人稱視角,為玩家呈現了不同的動態,同時也配備了靈活的視角,能夠呈現不同程度的細節。
問題解決選項和玩家選擇
當我探索一個秘密科學設施時,遊戲不斷提供各種應對挑戰的方法。例如,當警報響起時,我可以利用我的語音技能與安保人員緩和局勢,使用潛行技能潛入,或參與戰鬥。遊戲以這些多維度的策略為特色,與沉浸式的模擬體驗相得益彰。
根據我的遊戲風格,我遇到了不同的分支路線;我可以選擇潛行為主或戰鬥為主的任務部分,每條路線的展開都引人入勝。潛行玩法尤其令人滿意——利用靜默擊殺和環境優勢提升了我的沉浸感。
戰鬥與探索
戰鬥場景多樣,既有手持武器的敵人,也有近戰的敵人,還有數個機器人對手。雖然最初的武器裝備略顯普通,但流暢的動畫和引人入勝的音效設計很快就讓戰鬥變得引人入勝。子彈時間機制的回歸也方便了戰術調動,讓我能夠以更具創意的方式應對那些原本可能壓制我的敵人。
設計理念與敘事深度
《天外世界2》摒棄了傳統的開放世界模式,旨在打造令人難忘的角色和豐富多樣的任務,帶來更豐富的敘事體驗。探索的回報不僅包括戰利品,還有新的目標和可選的路線。
值得注意的是,守衛的日常活動會根據玩家先前的選擇而改變,展現出一個動態的遊戲世界。例如,播放宣傳廣播會影響守衛的行為,進而為我帶來策略優勢。
最後的想法和表現
作為預發布版本,我對性能細節比較謹慎,但我的遊戲體驗非常出色,在 1440p 解析度下,AMD Radeon RX 9070 XT 和 Ryzen 7 3700X 顯示卡上流暢運行。雖然出現了一些小問題,例如光線追蹤時崩潰,但整體的美感絲毫沒有受到影響。
現在,我發現自己迫不及待想看到完整版的發布。序章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引人入勝的角色和引人入勝的科幻敘事深深吸引著我,黑曜石標誌性的黑色幽默更是錦上添花。從擴展的技能係統到新的世界和同伴,我迫不及待地想探索預覽體驗之外的精彩內容。
《天外世界2》預計2025年10月29日發售,並將登陸PC(Steam和微軟商店)、Xbox Series X|S和PlayStation 5平台。此外,用戶可透過Xbox Game Pass Ultimate和PC Game Pass訂閱存取。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