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勃·迪伦在《A Complete Unknown》中重新使用伍迪·格思里的口琴的意义

鲍勃·迪伦在《A Complete Unknown》中重新使用伍迪·格思里的口琴的意义

警告:前方有《完全未知》的剧透!詹姆斯·曼高德的最新传记片《完全未知》记述了鲍勃·迪伦的转变历程,他从一个受伍迪·格思里影响的民谣歌手成长为一位摇滚巨星。电影配乐在其中,凸显了迪伦的音乐进化历程,并为故事增添了深度。剧情的关键时刻围绕着迪伦在 Greystone Park 精神病院的一次重要遭遇展开,在那里,他发现他的偶像格思里正在与亨廷顿舞蹈症作斗争。电影描绘了格思里将他的口琴赠送给迪伦的感人时刻,象征着两人通过音乐建立了超越困难的纽带。

关键场景描绘了传奇民谣音乐家皮特·西格 (Pete Seeger) 到访医院,迪伦演唱了《致伍迪之歌》,这是一首由衷向导师致敬的歌曲,也是他最早的著名作品。这次会面标志着这位年轻艺术家的成年礼,他很快就用自己独特的民谣风格征服了纽约格林威治村标志性咖啡馆的观众。然而,随着电影的进展,我们见证了迪伦音乐风格的彻底转变。

鲍勃·迪伦因音乐革新而重新推出伍迪·格思里的口琴

他不再将格思里的民间传统视为自己的音乐基础

没有任何
没有任何
没有任何
没有任何
没有任何

故事以迪伦收到格思里的口琴作为敬意的象征开始,但结尾却有一个有趣的转折:迪伦试图归还这件曾激发他灵感的乐器。迪伦音乐身份的演变就体现在这一举动中。正如 2008 年与斯科特·埃默曼为 Hohner USA 所做的对话中所述,迪伦表示最初影响他的不是口琴本身,而是格思里的方法。口琴发挥了它的作用,但随着迪伦逐渐远离传统的原声民谣风格,他发现这种乐器是多余的。

影片中提到的口琴“架”是一种实用装置,通常由金属或塑料制成,便于口琴与吉他一起演奏,解放了演奏者的双手。这项发明成为迪伦最初向格思里风格致敬的象征。

鲍勃·迪伦真的归还了伍迪·格思里的口琴吗?

格思里实际上并没有把它送给他

完全未知的结局解释-1

定制图像由 Milica Djordjevic 提供

虽然有记录显示迪伦于 1961 年在 Greystone Park 遇见了格思里,但《无名之辈》中的银幕描述大部分是虚构的。值得注意的是,皮特·西格当时并不在场,迪伦在这次会面中也没有演唱《致伍迪之歌》。此外,他也没有收到格思里的口琴;相反,他收到了传奇人物约翰尼·卡什赠送的一把吉他,这一事实在马丁·斯科塞斯 2005 年的纪录片《没有方向的家》中得到证实。因此,归还口琴的叙述是一条创造性的线索,它唤起了更深层次的主题,而不是严格遵循历史事实。

影片并没有从字面上去描述迪伦与格思里的互动,而是用口琴作为象征元素,代表迪伦音乐的演变和他与民间音乐传统的关系。格思里拒绝归还口琴,并声称口琴是迪伦的,这一举动隐喻着迪伦接受民间音乐作为其艺术身份的基本组成部分。到 1967 年发行专辑《约翰·韦斯利·哈丁》时,迪伦并没有放弃民间音乐;相反,他接受了口琴等一切,将其作为自己创作历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来源和图片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