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沉迷于《暮光之城》吗?”罗伯特·帕丁森回应 17 年后观众不喜欢他

“还沉迷于《暮光之城》吗?”罗伯特·帕丁森回应 17 年后观众不喜欢他

罗伯特·帕丁森最近谈到了针对《暮光之城》系列的持续批评,该系列在塑造他的名人地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该系列电影改编自斯蒂芬妮·梅尔的畅销小说,讲述了贝拉·斯旺(克里斯汀·斯图尔特饰)和饱受折磨的吸血鬼爱德华·卡伦(帕丁森饰)的浪漫旅程。《暮光之城》于 2008 年首映,2012 年以《破晓 – 第二部》收官,不仅引发了一场文化现象,还重新定义了吸血鬼传说,同时引起了观众和评论家的褒贬不一的反应。

在接受西班牙版《GQ》杂志的坦诚采访(由GamesRadar+翻译)时,帕丁森幽默地回应了人们对该系列电影的持续蔑视。尽管他之前也加入过批评者的行列,但多年来他的观点一直在变化。以下是他深刻评论的摘录:

我喜欢人们不断告诉我,“伙计,《暮光之城》毁了吸血鬼题材。”你还沉迷于那玩意儿吗?你怎么能为近 20 年前发生的事情感到难过呢?这太疯狂了。

从帕丁森的《暮光之城》反思中得到的启示

从闪亮的吸血鬼到好莱坞特立独行者

暮光之城中的贝拉和爱德华

帕丁森的言论凸显了他从青少年万人迷到多面演员的转变历程。当第一部《暮光之城》上映时,他才 22 岁,就发现自己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虽然这部剧集吸引了大批粉丝,但也因其对吸血鬼的非传统描绘而招致批评,包括爱德华闪亮皮肤的惊人形象。因此,出现了一种将《暮光之城》描绘成文化反派的趋势,引发了帕丁森在早期采访中的批评。

《暮光之城》之后,罗伯特·帕丁森试图通过一系列广受好评的独立电影重塑自己的职业生涯,例如《好时光》(2017 年)、《灯塔》(2019 年)和《神弃之地》(2020 年)。他最近进军主流电影,包括克里斯托弗·诺兰的《信条》和他在《蝙蝠侠》中饰演的蝙蝠侠,这些都使他成为好莱坞顶级人才之一。即将上映的《米奇 17》是一部科幻黑色喜剧,他在寒冷星球上扮演多个再生角色。

帕丁森《暮光之城》之后职业生涯转型的意义

独立音乐与主流音乐成功的独特融合

罗伯特·帕丁森在《高生活》

虽然《暮光之城》无疑标志着帕丁森的成名,但这并不是他首次扮演角色。在扮演标志性的吸血鬼之前,他在《哈利波特与火焰杯》(2005 年)中饰演塞德里克·迪戈里,与观众见面。这次早期亮相为帕丁森作为男主角的潜力奠定了基础,但真正展示他明星魅力的是他在吸血鬼系列中的角色。

帕丁森的职业轨迹引人注目,他在独立项目和商业大片之间游走。他愿意制作多元化的作品,包括《太空生活》等实验电影,这与他最近在《蝙蝠侠》等大制作中的演出形成鲜明对比。这使他与蒂莫西·柴勒梅等同时代人截然不同,后者最初专注于独立电影,然后转向主流热门电影。帕丁森的多才多艺表明他摆脱了限制演员职业选择的典型界限。

《暮光之城》和《哈利·波特》系列都为帕丁森独特的职业道路做出了巨大贡献,使他能够探索各种类型的电影,并与众多杰出的导演合作,从诺兰这样的票房巨头到罗伯特·艾格斯这样的独立导演,再到奉俊昊这样全球知名的电影制作人。

反思帕丁森对《暮光之城》的看法

暮光之城:帕丁森的明星之路

罗伯特·帕丁森在《暮光之城》中扮演爱德华·卡伦,笑容满面

帕丁森对《暮光之城》反对者们的冷落是有道理的。尽管受到负面批评,但该系列电影取得了非凡的票房成功,积累了令人印象深刻的票房收入,并确立了其作为文化试金石的地位。该系列的五部电影在全球票房收入均达数亿美元,最终创造了数十亿美元的票房奇迹,使帕丁森一举成名。

暮光之城电影票房

标题

国内票房

全球票房总额

暮光之城(2008)

1.927亿美元

4.072亿美元

暮光之城:新月(2009)

2.966亿美元

7.098 亿美元

暮光之城:月食(2010)

3.005亿美元

6.984 亿美元

暮光之城:破晓(上) (2011)

2.812亿美元

7.122亿美元

暮光之城:破晓(下) (2012)

2.923亿美元

8.297 亿美元

帕丁森从突破性角色中戏剧性地成长,展现了他在娱乐行业的独特旅程。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学会了欣赏爱德华·卡伦,而不仅仅是一个角色,认识到这个角色对于巩固他在好莱坞的杰出地位至关重要。无论人们对《暮光之城》持何种看法,无疑塑造了帕丁森的职业轨迹,并继续影响着他多样化的艺术选择。

资料来源:GQ 西班牙版(通过GR+

来源和图片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