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VIDIA 首席执行官黄仁勋 (Jensen Huang) 最近回顾了该公司与英特尔的历史竞争,表示这家科技巨头几十年来一直在追逐 NVIDIA,尽管成功程度各不相同。
NVIDIA 在 2000 年代中期面临的英特尔挑战
在2000年代中期,英特尔无疑是计算领域的主导力量,控制着消费级和专业级领域的众多细分市场。相比之下,当时的NVIDIA规模相对较小,但在创新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似乎让英特尔感到不安。在与投资分析师吉姆·克莱默(Jim Cramer)的对话中,黄仁勋回顾了这些成长岁月,以及它们如何塑造了两家公司之间的竞争态势。
吉姆·克莱默:我认识英特尔,我认识董事会成员安迪·格鲁夫,他建议他们做一笔交易,跟一家听起来很像你的公司做交易。我和安迪谈话的时候,安迪很不尊重你,但这就是他的作风。他就是他的作风。NVIDIA的黄仁勋:坦白说,这不是他自己的作风;这是他自己设定的作风。英特尔花了 33 年时间试图摧毁我们。
尽管黄仁勋的言论看似略显轻松,但它凸显了英特尔在英伟达不断崛起之际,为抑制竞争而采取的激进市场策略。大量报道(无论是确凿的还是推测的)都凸显了英特尔试图通过限制性知识产权协议和许可条款来限制竞争对手。例如,英伟达最初获得了为英特尔CPU制造芯片组的合同,但后来转而进行内部设计,从而引发了一场许可纠纷,最终英伟达胜诉。

鉴于两家公司持续的竞争关系,黄仁勋对NVIDIA和英特尔近期达成的合作表示乐观,并感谢首席执行官陈立武促成了这项重要协议。正如黄仁勋所指出的,这项协议是一项互惠互利的安排。它使NVIDIA能够通过为英特尔设计芯片来打入庞大的消费市场,从而抓住数十亿美元的商机。同时,英特尔也有望通过开发针对NVIDIA机架级产品定制的x86 CPU,获得主流数据中心解决方案的准入。
这种不断变化的动态提醒我们,科技领域的竞争格局瞬息万变。曾经的挑战者英伟达如今已发生巨大转变,其发布的公告如今已对合作伙伴的估值产生重大影响。这反映出一种转变,过去巨头之间对抗的经验教训或许有助于未来的合作。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