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政府近期旨在加强国内芯片生产的举措推动,中国的人工智能 (AI) 行业目前正在经历重大转型。这些发展很大程度上受到中美贸易紧张局势升级的影响,两国都在重新评估各自的技术战略。
中国国产AI芯片:NVIDIA强势崛起,自主研发更显优势
鉴于当前的地缘政治形势,北京正致力于减少对英伟达H20 AI芯片的依赖。有报道称,中国政府正建议本土科技公司不要采购外国芯片,理由是担心潜在的安全漏洞。这种自主权的推动导致了新法规的出台,该法规要求数据中心使用的AI芯片一半以上必须来自国内制造商,这为华为和寒武纪等公司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
具体而言,由于担心美国可能对出口到中国的芯片实施安全措施,政府正努力减少对英伟达的依赖。因此,有人猜测华为昇腾(Ascend)等芯片可能会获得更广泛的认可。然而,挑战依然存在,据报道,目前国内的人工智能芯片产品不足以满足训练尖端人工智能模型所需的高性能需求。这一技术差距推迟了DeepSeek备受期待的R2模型的发布,凸显了该行业持续存在的障碍。
随着人们对开发本土人工智能芯片的兴趣日益浓厚,像寒武纪这样的公司正抓住机遇,为雄心勃勃的项目增加融资。该公司预计将募集约40亿元人民币,以增强其产品线,使其成为AMD和NVIDIA等行业巨头的可行替代方案。寒武纪的产品线包括专为数据中心和云计算量身定制的思元系列,同时还推进针对大型语言模型(LLM)的尖端解决方案,助力本土企业开发下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然而,目前仍未取得重大突破。

华为目前是中国领先的人工智能芯片供应商,其昇腾系列产品线包含多款型号,包括备受期待的昇腾 910B 和 910C。据报道,后者旨在在训练性能上超越英伟达的 H100 芯片。此外,华为还提供名为 CloudMatrix 384 的机架级解决方案,旨在与英伟达的 Blackwell NVL72 系统竞争。然而,华为面临一个显著的挑战:其软件与英伟达广泛使用的 CUDA 工具包缺乏兼容性,这使得中国企业难以向国产解决方案转型。
尽管中国正在积极寻找英伟达AI芯片的替代品,但至少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仍将继续依赖美国的技术创新。除了先进的硬件之外,成熟的软件框架仍然是构建自给自足的AI产业的关键。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