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概述
- 詹姆斯·卡梅隆在《阿凡达:火与灰烬》中引入了反AI片头,引发电影界的讨论。
- 该免责声明的模糊性引发了人们对人工智能在电影制作中的作用的审视。
- 这一举措或许会在不经意间凸显人工智能对生产过程的贡献。
在好莱坞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进步之间持续不断的冲突中,著名电影制片人詹姆斯·卡梅隆对即将上映的《阿凡达:火与灰烬》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导演宣布,这部电影的片头将明确谴责人工智能的使用,这一举动虽然看似出于高尚的意图,但可能会适得其反。
与前作一样,《阿凡达 3》旨在突破电影技术的极限。然而,卡梅隆反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立场却十分引人注目,尤其是考虑到他在电影制作领域技术创新的历史。
卡梅隆在《阿凡达 3》中拒绝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
反人工智能片名会改变好莱坞的叙事方式吗?
在最近于新西兰举行的问答会上,詹姆斯·卡梅隆透露,《阿凡达:火与灰烬》中将加入一张值得关注的片头卡,该卡将出现在 20 世纪影业和光风暴娱乐的标志之后。据与会者乔什·哈丁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帖子称,该信息写道:“这部电影的制作过程中没有使用任何生成式人工智能。”这句话出现在一部如此引人注目的电影中,将成为围绕人工智能在创意艺术中的应用的讨论焦点。
真是一次 *令人难以置信* 的谈话。此外,詹姆斯·卡梅隆透露,《阿凡达:火与灰烬》将以 20 世纪和 Lightstorm 徽标后的片头卡开始,“这部电影的制作中没有使用任何生成式人工智能。” https://t.co/d4X65ahdhO pic.twitter.com/JV64h8yk6M — Josh Harding (@joshharding77) 2025 年 2 月 23 日
然而,卡梅隆声明的反应并非普遍积极。社交媒体的见解揭示了粉丝们的一系列观点。这一免责声明可能会为电影树立新的规范,类似于“没有动物受到伤害”或“所有角色都是虚构的,任何相似之处纯属巧合”这样的声明。
Avatar 3 的 AI 立场受到严格审查
“无人工智能”意味着什么?

卡梅隆是电影史上票房最高的导演之一,他的立场意义重大。他的声明是人工智能时代为人类艺术家发声的值得称赞的努力。然而,人们对这一人工智能免责声明如何得到证实提出了质疑。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准确定义其用途变得复杂。
此外,由于缺乏关于人工智能的详细指导方针,因此该声明的解释可能存在分歧。生成式人工智能包含一系列功能,包括利用语言模型编写脚本和生成视觉效果。这种模糊性最终可能会引发更多的疑问,而不是解决更多的问题。
《阿凡达:火与灰》面临的挑战
卡梅伦的立场引发争论

《降世神通:火与灰烬》中的反人工智能立场可能会无意中引起人们对电影制作过程的更多关注。以分析视觉效果而闻名的 Corridor Crew 等频道可能会将此视为一种邀请,促使他们仔细审查电影中是否有人工智能参与的证据。一旦电影在家庭平台上映,这种审查程度可能会升级,幕后花絮可能会揭示对所采用的制作方法的关键见解。
刚刚在#D23Brasil 上公布。《阿凡达:火与灰烬》的新概念艺术。2025 年 12 月 19 日,潘多拉星球将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在影院上映。插画师 Steve Messing pic.twitter.com/WGF0vZ1BuJ — 阿凡达 (@officialavatar) 2024 年 11 月 9 日
作为一名具有前瞻性思维的导演,卡梅隆不太可能偏离他对电影制作中不道德行为的看法。然而,如果发现任何形式的人工智能对这部电影有所贡献——无论是生成概念图还是增强 CGI——这些发现都可能破坏他关于这部电影完全由人类驱动的主张。
主任的矛盾立场

考虑到卡梅隆的历史,围绕片头的争议就变得更加引人注目。卡梅隆以在动作捕捉和真实特效方面的开创性工作而闻名,他的作品曾雇用了数千人,从而对电影行业的就业产生了重大影响。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最初的《终结者》探讨了技术压倒人类的风险。
尽管片名暗示了这一点,但卡梅隆似乎并不完全反对生成式人工智能。2024 年 9 月,他接受了 Stability AI 董事会的职位,该公司以其开源图像模型 Stable Diffusion 而闻名,该模型在当今大多数人工智能生成的图像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之前的言论似乎充其量与他对《阿凡达 3》的立场相矛盾。
我的职业生涯一直在寻找能够突破可能性界限的新兴技术,所有这些都是为了讲述令人难以置信的故事。三十多年前,我就站在 CGI 的最前沿,从那时起,我就一直站在最前沿。现在,生成式人工智能和 CGI 图像创作的交汇是下一波浪潮。这两个完全不同的创作引擎的融合将为艺术家们开启新的方式,让他们以我们从未想象过的方式讲述故事。
二分法:人工智能是威胁还是工具?
近期事件凸显持续的争论
人工智能对电影界的影响已成为近年来最受热议的问题之一。在美国编剧工会 (WGA) 罢工期间,人们开始担心人工智能可能会取代人类编剧,危及他们的工作安全。《野兽派》等电影因将生成式人工智能融入建筑设计和增强演员对话真实性而受到审查。
相反,一些电影制作人,例如罗伯特·泽米吉斯 (Robert Zemeckis) 的《Here》项目,已经成功利用了人工智能技术,使用 Metaphysic Live 等工具来恢复演员的面容并进行换脸。因此,虽然《阿凡达 3》的免责声明中明确提到了“生成式人工智能”,但该术语的广泛性和细微差别性使叙事变得复杂,并为关于人工智能在当代电影制作中的作用的持续讨论留下了空间。随着观众等待2025 年 12 月 19 日《阿凡达:火与灰烬》的上映,这种讨论可能会愈演愈烈。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