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Photos 推出“这是怎么做到的”功能,用于识别 Deepfakes 和 AI 编辑的图像,提高透明度并帮助用户识别经过修改的视觉内容

Google Photos 推出“这是怎么做到的”功能,用于识别 Deepfakes 和 AI 编辑的图像,提高透明度并帮助用户识别经过修改的视觉内容

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其融入我们日常生活的程度也日益普遍。人们依赖人工智能工具来简化任务、提升组织能力。然而,随着这些技术的进步,区分真实内容和合成内容也变得越来越困难。这种困难导致了深度伪造媒体的激增,这些媒体经常被滥用于操纵、诈骗和不当内容。科技先驱史蒂夫·沃兹尼亚克最近在接受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采访时呼吁人们提高对这些网络诈骗的警惕,并强调提高公众意识的必要性。为了应对这些担忧,谷歌正在开发一些工具,帮助用户通过人工智能识别被篡改的图像。

谷歌推出“这是怎么做到的”功能:迈向图像真实性

Google Photos 即将推出一项名为“How Was This Made”(这究竟是如何制作的)的突破性功能。这项创新工具旨在帮助用户快速判断照片或视频是自然捕捉、使用传统工具编辑的片段,还是完全由 AI 生成的。这项发现是在Android Authority对 Google Photos 7.41 版 APK 进行拆解时曝光的。该功能将为图片和视频提供专门的区域,清晰地显示内容的来源。

这项新功能将利用内容凭证 (Content Credentials),这是一种新兴的行业标准,旨在将数字内容的编辑历史嵌入其元数据中。如果元数据缺失或显示有修改,Google Photos 将主动标记这些差异,确保用户及时了解内容中任何不确定之处。鉴于 Magic Eraser 和 Reimagine 等 AI 驱动的编辑工具日益普及,此类更新尤为重要,因为这些工具可以对图片进行大幅修改。

人工智能编辑技术的进步虽然促进了创意表达,但同时也模糊了真实内容与篡改内容之间的界限。谷歌推出这项功能,旨在弥合数字媒体领域存在的信任缺失,在我们这个快速发展、受人工智能影响的行业中建立关键的保障措施。这项举措与行业日益增长的追求真实性的趋势相契合,Adobe、尼康和徕卡等其他主要参与者也在探索类似的解决方案。

尽管“这款产品是如何制作的”功能有望显著提升数字透明度标准,但其真正的影响力最终取决于它能否提升公众意识,并鼓励其在各个平台上更广泛地采用。此功能的成功取决于其他公司是否致力于在数字领域维护真实性标准。

来源和图片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